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中国 银行 美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华南F3硬核祭祖:有人用无人机吊祭品上山,有人徒手爬二三十米高的悬崖

每逢清明,广东、广西和海南的网友就集体陷入迷茫:“我记得是这棵树呀?太公太婆你们到底藏哪儿了?”

由于三个省份地处华南,地形多为丘陵、台地,植物生长茂盛,人们为了祭祖,扛起烧猪、拎着镰刀,在丛林里披荆斩棘,这也被网友戏称为“一年一度的野外生存训练”。

【1】“华南F3”祭祖有了新招式:无人机送祭品

今年“华南F3”祭祖又有了新招式:机械狗扛着烧猪上山;无人机吊着祭品盘旋山林等。在社交平台上,广西来宾一小伙就利用无人机给300米山上的祖坟祭祖。他表示,由于当地山较高,人们空手方便祭祖,无人机几分钟就能将祭品送到。

当事小伙韦先生告诉九派新闻,水果、烧猪、鸡鸭鱼肉、酒等贡品都能由无人机运至山上,“人就自己走上去,主要是帮人节省了力气。”他说,一台无人机价格为六万元,平时会用其施肥和喷洒农药,清明时期也用无人机帮助本村和附近的村民祭祖,每次收费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用无人机祭祖。图/视频截图

随着村庄的迁移,祖坟也会因家族迁移而变得难以寻找,韦先生也曾遇到过找不到祖坟的情况,这个时候只能凭借长辈们的记忆寻路。他表示,清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无论身在何方,家族内的成员都会赶回来祭祖,这也是让家族更加紧密的一种方式。

广西南宁的小温称,他们家会带着鸡鸭、猪头肉,炒菜,还有香烛纸钱、烟花爆竹等物品前去祭祖。“因为一般墓都比较远,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扫完墓就直接在原地砍鸡砍鸭,吃饭,所以也会带上镰刀、砧板、菜刀、餐具。”

她补充说,家里比较信风水,所以有一些祖先埋在比较远的地方。据其回忆,在她很小的时候,会跟着骑自行车或者开摩托车的大人一起去山下,然后走上山,有些墓位置比较远,他们会花上一天的时间去祭祖。

“地理位置纯靠人记,就真的是爷爷记,后来传给叔叔伯伯,再由儿子辈接棒,”小温说。

【2】年轻人:挺好玩的,当旅游一样

当地人有着自己的一套“寻坟秘籍”,例如靠树定位、凭石定位,甚至有的人还尝试用手绘地图的方式,描摹祖坟的地理位置。但有一些人却面临着一路披荆斩棘,始终找不到太公的情况。

来自广西钦州的劳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称:“砍了这么久的草木,居然不是自己的太公。”

他表示,自己所寻的祖坟距离他所在的村有四五十公里,“这个祖先旁边是一个水库,去年来的时候是满库,今年水干了,就找不到方向。”他说,最后是一些老人凭借记忆找到大概方向,到另一座山头,才找回了自己的祖先。

劳先生称,自己家会用一星期左右的时间祭拜,带着煮熟的公鹅、白酒和茶,先和村民一起去祭拜村里共同的祖先,然后到家族祭祖,再去祭拜家里已去世的亲人。“挺好玩的,当旅游一样。”他说。

广西钦州的黄同学表示,从她记事起家里每年都会爬山祭祖,“我们是靠记路线找到地方,老一辈会把路线写下来留给下一代,一般不轻易给小辈看,等我们到一定年龄了才会给。”

这次祭祖共有7人参与,去了6个地方,总共花了一天半的时间。黄同学称因多年在外读书,这次回家祭祖两次迷路,最后是家人折返带着她才找到路。“很累,但在这个过程中听到很多关于不认识的祖先的事迹,觉得这些祖先也挺厉害的,每年去祭拜爷爷和太爷爷,就当是一年和他们见一次面。”她说。

广西武鸣的韦女士也有独特的祭祖方式。由于太奶的墓位于悬崖顶上的山洞里,今年祭祖,家族里的人需要背上装有水泥、砖头和水的背包,带上一壶自家酿造的酒,爬上二三十米高的悬崖,去给坟墓翻修。

▲爬悬崖祭祖。图/视频截图

悬崖峭壁上钉了许多钢筋。韦女士说:“以前没有,得让一个特别厉害的阿叔徒手上去,然后再放绳子下来。”她称自己从小练到大,小时候就不害怕,“我十三四岁开始爬,手脚比较灵活,通关就比较快。”

【3】专家:网上祭扫成新方式

烟台市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逄云惠从清明春祭渊源等方面入手,对清明节的内涵做了深刻阐释。

“春雨惊春清谷天”,逄云惠介绍,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气是在汉代确立的,《汉书》曾记载“三月中,雨渐多,谓之清明”。紧接着,她从长岛、蓬莱一带的清明习俗入手,详细讲解了清明节和农耕文化的渊源。

大家十分熟悉的清明扫墓活动,古时称“春祭”。逄云惠在分享中提到,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春季祭祀扫墓的习俗,那时的人们认为春季万物复苏,祖先灵魂亦需要慰藉,但是当时祭扫的时间未定。到了唐代,注重以孝行天下,祭祖之风盛行,为方便官员回乡祭祖且不耽误工作,唐玄宗把寒食节墓祭归入五礼之一,将寒食节和清明节气放在一起,放假三天。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还要在坟头压上白纸条,叫“压坟头纸”,表示子孙曾来上过坟。同时,还可以折几枝嫩绿的新柳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如今,扫墓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如敬献鲜花、栽种树木等,网上祭扫等也成为新的方式以解游子不能回家祭扫的哀思。

九派新闻记者 陶梓童

相关文章
  • @准高中生,名师分享:理化难度跃升怎么办?三步让你轻松突破

    现在,不少准高一新生已开始期待高中的学习生活了。对这些高中生而言,物理和化学都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与初中相比,理化学科在知识深度、广度和思维要求上都有质的飞跃,换言之,难度系数陡增。也有不少人在暑假期间就开始提前学,“抢跑”部分高中理化知识了。但事实上,学好任何一门科目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不

    2025-08-22 19:44:00
  • “05后”“飞手”暑期在乡村地头办起无人机小课堂

      盛夏时节,室外温度40℃。长丰县双墩镇梁庄村的农田边,郑逸喆蹲在地上调试植保无人机,五六个村民围观,眼里都透着好奇。这个身高一米八的17岁男孩,是合肥工业学校无人机操作与维护专业的学生。暑假,他带着专业技能来到梁庄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除了在村委会协助工作,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培训村民无人机操作技能

    2025-08-11 07:54:00
  • 张荣:社区平安的“深耕者”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在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江苏路派出所齐东路社区,民警张荣的名字早已与辖区的烟火气融为一体。从晨练的老人到放学的孩童,从商户店主到社区干部,提起这位扎根基层十余年的社区民警,人们总会说:“有张荣在,心里就踏实。”作为一名部队转业干部,他把军营里锤炼的“敢担当、能吃苦、重实干”的作风带到社区警务中,不是惊

    2025-07-27 15:45:00
  • 定了!本月30日通车!沈阳去北京更方便了

    今天交投集团辽宁高速运营公司发布消息7月30日京哈高速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俗称“沈山段”)北京方向交工通车!此前2022年8月“沈山段”开始“大修”按照“边运营、边施工”模式启动改扩建工程改扩建后沈山段通行规则有哪些变化?司乘人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新科技让道路更“智”沈山段改扩建工程实施时,同期

    2025-07-26 21:45:00
  • 蒙山沂水间的母爱三重奏——厉彦林:母亲活在时光里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3日讯 近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新出版的散文集《母爱情深》新书分享会在莒南新华书店举行,书中字里行间满是对母亲的深切思念。透过作者厉彦林的讲述,我们得以窥见一部耗时十年的作品背后,那份跨越生死的母子情深,以及他对母爱最虔诚的礼赞。母爱需要“慢炖”2015年,母亲祁为菊的离世将厉彦

    2025-07-23 14:36:00
  • 突发!莫斯科遭大规模袭击

    据路透社7月21日援引俄罗斯媒体报道,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的大规模袭击21日在莫斯科主要机场引发混乱。多架次航班取消或延误,数以千计的乘客排队等候或睡在机场地板上。报道称,俄罗斯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在俄罗斯最繁忙的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人们排起长队,还有一些人在地板上睡觉。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方在过去

    2025-07-22 00:07:00
  • 他们用坚守定义责任

    炎炎夏日,热浪席卷大地,当城市在高温中略显慵懒,有群人却用坚守定义责任。  在南昌,有这样两群人:一群人在正午的滚烫路面匍匐“追光”,10公里电缆是他们守护光明的战场;一群人在破晓的八一广场躬身“剪影”,4万平方米绿荫是他们献给城市的诗篇。不同的“战场”,相同的坚守——他们用灼烫的金属工具丈量责任,

    2025-07-16 14:29:00
  • 无人机“天眼”瞰顺德,赋能城市治理变“智理”

    随着暑假来临,气温攀升,游泳、戏水、垂钓等亲水活动成为群众消暑纳凉的热门选择,但同时也带来了溺水事故高发的隐患。为有效防范溺水事故,顺德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依托无人机巡航技术,充分发挥无人机灵活高效的优势,对辖区内野泳黑点水域开展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并劝离野泳人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容桂执

    2025-07-11 1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