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首店、首秀、首展、首演……当前,首发经济正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如何打好“首”字牌,创新消费供给,激活潜在需求,推动首发经济从“尝鲜”走向“长线”?本期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了三位政协委员,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省政协委员、唐山百川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孟昭:
完善首发经济生态
实现品牌与城市双赢
首发经济,特点在“首”,关键在“新”。今年6月,河北首家盒马鲜生落户唐山,开业首日即引发消费热潮。该店创新打造“生鲜超市+餐饮体验+线上配送”模式,顾客选购生鲜后,可让厨师现场加工,受到消费者欢迎。
为更好发挥首发经济的带动作用,应进一步完善首发经济生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首发推广,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实现品牌与城市双赢。同时,深化本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扩大首发经济辐射面,积极打造原创品牌,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省政协委员、省青年民营企业家商会会长肖飞:
打造首店经济“高地”
将单点吸引力延至全域消费链
品网红餐饮、逛潮流零售、购时尚单品……2024年,石家庄市湾里庙步行街商圈实现营业收入140亿多元,同比增长超20%,其中首店经济功不可没。通过打造更优质、更舒适的消费场景,这里已成为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流量高地”。
持续激发首店经济活力,应鼓励各地组建“首店+”产业联盟,推动首店与文化场馆、景区景点、体育赛事等深度融合,共同策划“首发季”“主题游”等活动;支持开发“首店打卡地图”,并配套推出定制化餐饮、文创、体验服务,将单点吸引力延伸至全域消费链条。

■省政协委员、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田宝川:
拉长“首”字链条
推动产业跃升
首发经济发展至今,含义日益广泛。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创造新模式、提供新服务、推广新技术等,都属于首发经济范畴。在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中,一批首创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等亮相并落地河北,展现出首发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强劲带动力。
从首发首秀到推动产业跃升,可探索建立“首发项目库”,筛选具有模式创新潜力的项目纳入重点培育清单;打造“创新转化平台”,为首发新产品、新技术等提供量产支持和场景测试;开设科技首店,融合展示、课堂、社交空间,打造科技生活体验中心。同时,通过产业模式重塑、生产经营管理优化等方式,进一步拓展首发经济的发展空间。
(河北日报记者 刘 冉)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