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中国 银行 美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日小暑,暑湿渐盛的日子里,一起跟中医专家学养生

节气


今日,我们迎来小暑节气。此时虽然暑气尚未达到极致,但高温高湿的天气,仍易使人出现食欲不振等脾胃症状,还会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急躁焦虑等“情绪中暑”症状。中国中医【时节养生·中医同行】栏目邀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朝晖介绍小暑节气的养生诀窍。





防病养生篇


小暑节气处于夏季中后期,气候特点为高温高湿、湿热交蒸,此时人体阳气外浮、气血趋向体表,脏腑功能相对减弱,且易受暑热、湿邪侵袭。养生需遵循“清热解暑、利湿健脾、养心护阳”的核心原则。此时节,中医穴位保健可选取具有调节脏腑、疏通经络作用的穴位,如大椎穴、阴陵泉穴等。


饮食养生篇

小暑时节气候 “暑热夹湿”,饮食调理需以清热、利湿、养心、健脾为核心,养护脾胃功能,避免加重湿热或损伤阳气。饮食遵循 “四宜四忌” 原则,即宜清热解暑、利湿健脾、养心安神、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助火、滋腻生湿、过咸过燥、暴饮暴食。同时注意少量多次饮水,午时饮食清淡,晨起忌寒凉,做到 “清热不损阳、利湿不伤阴、养心兼健脾”,合理搭配当季食材,以应对气候特点、增强体质、预防节气病。推荐食用荷叶冬瓜老鸭汤、银花扁豆花饮


运动养生篇

小暑节气运动养生以 “轻清养阳、祛湿护津” 为核心,遵循顺应暑湿特性的原则,运动时间选早晚,注意避阳就阴;运动强度轻缓柔和,忌大汗;运动环境要通风避湿,兼顾阴阳。推荐常做“转腰甩臂解暑式”,通过 “以动治静”的方式,在不耗阳气的情况下,借肢体摆动与呼吸调节,导出体内暑热湿浊,适合久坐人群日常保健 。

来源:中国中医

相关文章
  • 闰六月结束,再次出现要等到2036年!

    8月22日,闰六月二十九,转天,也就是8月23日迎来崭新的农历七月。专家表示,再次出现闰六月要等到11年之后的2036年。同公历一样,农历也分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今年的闰六月始于公历的7月25日,止于公历的8月22日,月长29天,是小月。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

    2025-08-23 12:23:00
  •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5月27日《直通大医院》节目精彩回放!——“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相关知识

    《直通大医院》节目回放长治广播电视台开设的健康科普节目《直通大医院》5月27日(星期二)邀请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外科苗瑜李医生和秦常燕护士,为大家专业讲授关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相关知识。节目照片苗瑜李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脑外科医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2025-07-25 10:09:00
  • 中医文化融入“烟火气”!五大卫生院组团开“中医夜市”,市民逛个街顺便体验号脉、艾灸、按摩

    7月6日晚,淄博高新区卫生健康事业中心在淄博银泰城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生活化”义诊活动,为辖区居民带来了优质的中医服务,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中医的魅力与疗效。当晚,淄博银泰城一楼大厅热闹非凡,来自淄博高新区机关医院、石桥中心卫生院、卫固中心卫生院、四宝山卫生院、中埠镇卫生院的义诊团队,

    2025-07-08 18:58:00
  • 今日小暑,暑湿渐盛的日子里,一起跟中医专家学养生

    节气今日,我们迎来小暑节气。此时虽然暑气尚未达到极致,但高温高湿的天气,仍易使人出现食欲不振等脾胃症状,还会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急躁焦虑等“情绪中暑”症状。中国中医【时节养生·中医同行】栏目邀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朝晖介绍小暑节气的养生诀窍。防病养生篇小暑节气处于夏季中后期,气候

    2025-07-07 10:53:00
  • 太原市中医医院专家:夏至后暑热为盛 护心养阳正当时

      本报讯 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太原市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韩娟表示,夏至起,是养护阳气的最好时节,也是“冬病夏治”开始的关键节点。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时间。”韩娟表示,晚睡,一般建议不晚于23时至次日1时;早起,一般建议5时至7时为宜。夏

    2025-06-22 06:50:00
  • 健康科普 | 警惕!这7种食物不甜却让你血糖飙升,很多人经常吃

    血脂一直降不下来会怎样?怎样才能稳住血脂呢?↓↓↓晨起后有这5个表现小心血脂高了血脂高的人,在起床后可能会出现手脚发麻、困倦乏力、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悸等不适症状。血脂一直降不下来会怎样?形成血栓:如果血脂一直降不下来,就会逐渐形成血栓,涉及生命安全。引发肾病:血脂一直降不下来,会增加肾脏负担,可

    2025-06-15 12:37:00
  • 五毒月,全年“最毒”的30天!不是蛇虫之毒,而是这3种毒!

    老辈人说的 “五毒月”,指农历五月。古人发现此时毒蛇、蜈蚣、蝎子、癞蛤蟆、壁虎等毒虫活跃,加之天气湿热如蒸笼,病菌繁殖迅猛,瘟疫易爆发,故有 “五月到,百病闹” 的说法。从中医角度看,五月属午月,五行属火,阳气虽旺却外浮于体表,体内反成 “虚室”,病邪易趁虚而入。此时若贪凉吃冰、剧烈运动或熬夜,无异

    2025-06-10 08:43:00
  • 收藏!立夏后南北方地区这样食养→

    立夏过后,阳气升腾,暑热渐盛。万物焕发生机与活力。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南北方气候迥异,北方气温骤升且干燥少雨,易生燥热;南方则已较炎热,湿热弥漫,雨水频密,易酿湿浊。根据这一差异,北方的食养应以“清、润”为主,南方则以“养、利”为主。@健康中国

    2025-05-10 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