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万元 车辆 中国 银行 美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阿尔茨海默药物甘露特钠多地“断货”?企业最新回应

“求助!哪里能买到甘露特钠?医院和药店已经缺货了。”“为啥九期一越来越贵,现在直接买不到了?”近日,国产阿尔茨海默病(AD)口服药物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断货”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发酵,北京、广州等多地患者反馈医院开不出药,药店也“没货”。南方+记者从生产企业绿谷制药处获悉,“该药品的补充申请正处于产品常规综合评审阶段,完成后将尽快恢复生产和供应”。

甘露特钠多地出现“断货”

“最近哪里都没货,家里只剩下一盒药了。”家住广州的郭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妈妈今年82岁,今年一月份去医院诊断有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开始服用甘露特钠胶囊。“服用两个多月后,感觉妈妈回答问题醒目很多,医生也教我们要多跟老人聊天,跟药物一起联合干预。”郭女士告诉记者,今年5月初,她陪妈妈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诊时,医院就说“没药了”。她咨询了附近的红会医院以及药店,回复都是没货。“现在家里只剩一盒药了,我很担心停药后病情会反弹,也让之前几个月的陪伴努力都白费工夫了。”

深圳的温女士同样也面临缺药的难题。她的母亲今年84岁,因为总是健忘,去医院确诊阿尔茨海默病,服用甘露特钠已经一年多。“我们跑了好几家医院和药店,都没药了,停药到现在已经十几天了。”

记者在线上平台搜索发现,天猫好药上甘露特钠一盒42粒装的规格,售价达到500-600多元不等,京东上的价格也涨到了400多元一盒。

广药大药房(广东)有限公司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魏先生告诉记者,甘露特钠货源紧张从半年前就开始了,当时只是供货量减少,最近半个月则完全断货。“我们每个月约有800盒的销量,现在已经有200多名患者登记缺货需求,我们一方面在跟厂家沟通保证医保品种药物的供应,同时也跟患者建议寻找其他替代的治疗方案。”

医生:短时间停药影响不大

南方+咨询广州多家三甲医院,发现甘露特钠“断货”情况比较普遍。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认知中心负责人杨英教授5月29日告诉记者,该院从5月最后一周开始断货,“药学科的反馈是供药方的供货量减少了。”杨英教授介绍,她所在的记忆门诊,不少患者需要用到这类药物,“断货后很多患者在预约,一旦有货就会通知他们来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邓宇虹教授告诉记者,该院目前甘露特钠也处于“没货”状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炳俊博士介绍,该院前一段时间出现断货,但最近这周恢复了供应,“大三甲医院一般会优先保证供货”。“老年痴呆患者的基数大,门诊还是有不少病人在用。”不过他指出,甘露特钠属于慢性病用药,一般病人都会提前开药储备,短时间断货不会有太大影响。

对于患者及家属担心断药带来的影响,杨英教授表示,无需过分担心。“甘露特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肠道有益菌以及相关代谢产物的生成,从而通过血脑屏障影响大脑,主要是一个减轻神经炎症,减少阿尔茨海默致病蛋白生成和神经损伤的药物,不存在停药之后前功尽弃的说法。”至于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杨英教授表示,目前还没有类似机制的药物获批上市,但市场上也有一些针对症状的药物可以继续服用,包括大脑训练、情绪调节、睡眠改善、认知训练、饮食调控等等。“预计停药时间不会太长,停药一个月内对患者的影响有限。”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几款老药,2024年,渤健与卫材联合开发的Aβ单抗仑卡奈单抗以及礼来公司的多奈单抗,相继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因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但这两种单抗类药物尚未进入医保,个人年均费用达20万元左右。而2022年1月1日起已经进入医保目录的甘露特钠胶囊,每盒售价从895元/盒降至296元/盒,相比而言可负担性更高。

绿谷药业:尽快恢复生产

“随着人口老龄化,大脑衰老会诱发血管损伤,继而带来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即阿尔茨海默病,占比达到50%-70%。”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此前告诉南方+记者。

自1906年第一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被发现,时至今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一大挑战。2023年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指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痴呆患者约1507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983万,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将“到2030年,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设为结果性指标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研发一直被医学界寄予厚望,但由于致病机制不明确、血脑屏障等原因,AD药物的研发堪称现代医学史上最艰巨、失败率最高的领域之一。美国药物生产与研发协会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在阿尔茨海默病上的研发投入超过6000亿美元,失败的临床药物超过300种,失败率高达99.6%。

2019年,甘露特钠胶囊在中国获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2003年以来全球首个被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但甘露特钠上市之初便备受争议。与国际上“β淀粉样蛋白”靶点不同,甘露特钠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获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是首个靶向脑肠轴机制的AD新药。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肠道菌群的干预,抑制神经炎症,同时减少Aβ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聚集,进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

有条件获批上市意味着该药还要进行上市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具体疗效如何还需更长期的观察。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按照药品注册证书中所附的特定条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新的或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试验,以补充申请方式报药审中心申请常规批准上市。业内人士猜测,此次“断货”正是与换证有关。

甘露特钠生产企业绿谷制药提供的资料显示,甘露特钠的两项上市后临床研究GV-971-PMS-A和GV-971-PMS-B针对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在3300例患者中进行了为期2年的观察。初步中期分析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初治患者在使用甘露特钠单药治疗1年时,其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基线持续改善。其中,B研究中的长期有效性数据显示,认知功能分别较基线改善0.83分(ADAS-cog11量表)和0.7分(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改善2.0分(ADCS-ADL量表);该发现与A研究中的MMSE量表数据显示出一致的改善趋势。其终期数据结果计划今年下半年于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公布和解读。

不过,媒体报道显示,绿谷制药已经在2022年5月公告暂停甘露特钠国际三期临床试验。此前,绿谷制药宣布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申请获美国FDA批准,将在五年内进行新药全球注册申报。对于临床试验暂停的原因,绿谷方面对媒体表示,主要由于疫情导致患者脱落率增加,以及融资难度加大,难以维持临床研究资金需求等。

南方+记者获悉,有患者家属拨打当地12345,得到的回复是“绿谷药业的甘露特钠胶囊许可到期,故暂时不能继续生产和销售。目前,企业提交的延续申请正在等待国家药监局审批,待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后即可恢复生产销售”。

绿谷制药有关人士回复南方+询问时表示,截止目前,该药品的补充申请正处于产品常规综合评审阶段,完成后将尽快恢复生产和供应。有内部人士反馈,目前甘露特钠产品线已经停工停产,等待评审结束恢复生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 利川市开展基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能力培训

    【来源:恩施日报】恩施日报讯(通讯员张莉、牟傲)8月29日,由利川市卫健局主办,利川市人民医院承办的基层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能力培训班开班。该市各级医疗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员参训。恩施州、利川市院感防控领域专家为学员讲授了《肺结核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废物

    2025-09-05 12:38:00
  • 【专题】医药深度协同,创新肺癌患者管理路径

    【来源:健康报】肺癌已步入慢性病管理时代,患者病程长,诊疗方案复杂,不良反应多样,且存在院外服用抗肿瘤药物的情况。因此,对肺癌患者主动进行长期管理,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肺癌患者管理工作涉及疗效、安全性的评估和管理,治疗方案调整,患者教育等内容。作为肺癌多学科诊疗团队的一员,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管理

    2025-08-28 20:08:00
  • 呼和浩特市过敏性鼻炎进入集中爆发期 专家支招科学应对花粉季

      记者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过敏(变态反应)诊疗中心获悉,进入8月以来,因过敏性鼻炎就诊的患者数量激增,单日门诊量突破百人,较往年提前半个月进入高发期。医生提醒,随着花粉浓度持续走高,市民需做好科学防护与规范治疗,才能平稳度过过敏高峰期。  8月11日9时许,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过敏(变态反应

    2025-08-20 10:18:00
  • 江西丰城卫健委支持医生“飞刀”:不助长“谁投诉谁有理”之风

    近日,一起“患者投诉‘飞刀’费”事件引发关注。2025年7月25日,有网友在“问政江西”平台举报,称江西丰城人民医院耳鼻喉医生乱收费。该网友指控,患者做手术期间被医院要求私人支付5000元专家费,且不计入住院费用,术后还强迫患者请客吃饭。7月30日,丰城市卫健委回复称,此次被指控的“飞刀”并不违规,

    2025-08-19 14:00:00
  •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用心用爱守护“眼底”健康

    提到眼科,很多人会想到近视、白内障。但在眼球深处,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区域——眼底。眼底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包括视网膜、黄斑、视神经、脉络膜等,它就像相机的“底片”,负责接收和传递视觉信号,一旦出现问题,可能直接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眼底病也是整个眼科学领域中最复杂、难度最高的亚专业,眼

    2025-08-19 09:20:00
  • 指示标识不清晰?可网上预约检查?…市二医院一一回应!

    “市二绿岛湖新院区标识不清晰;市二医院的检查预约系统已经上线;在实现入院全流程手机办理的基础上,已经实现出院结算线上办理……”8月14日,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世强带队上线佛山传媒FM94.6《民生直通车》节目,围绕市二的医疗服务等内容,回应市民关切。Q:网友“GB”:市二医院绿岛湖院区比较大,

    2025-08-15 11:35:00
  • “05后”“飞手”暑期在乡村地头办起无人机小课堂

      盛夏时节,室外温度40℃。长丰县双墩镇梁庄村的农田边,郑逸喆蹲在地上调试植保无人机,五六个村民围观,眼里都透着好奇。这个身高一米八的17岁男孩,是合肥工业学校无人机操作与维护专业的学生。暑假,他带着专业技能来到梁庄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除了在村委会协助工作,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培训村民无人机操作技能

    2025-08-11 07:54:00
  • 院士访谈|陆林: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脑机接口”医疗服务

    【编者按】大众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行动派·院士访谈”大型融媒报道栏目,邀请院士紧扣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山东实践,深度解析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从而汇聚各方智慧力量,一起来做“行动派”。本期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校长(院长) 陆林。【院士简介】陆林,男,汉族,1966年9月

    2025-07-28 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