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贷款 费用 公司 车辆 企业 银行 万元 自己的 可能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看个视频能自测心理疾病?专家提醒:别“入戏太深”!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蒋泉潜 李静娴 杨文 石荣

“你囤积了多少情绪垃圾?如果中招5条以上,说明你已患上抑郁症”“看到这张图,你第一眼看到的是哪两个字?几秒钟时间就能测出你的心理状态”……社交平台上这样的短视频内容,您是否感到很熟悉?

近段时间以来,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心理疾病“自诊”内容,涉及焦虑症、抑郁症、自恋型人格等多种心理与人格问题。这类视频大多数宣称通过心理测试、图片观察等形式,便能帮助大家判断自身属于哪种人格,或是否有情绪问题、心理疾病。

“临床上,的确很多患者看病之前都会先通过自测方式来检验自己的状态。但我们发现,大家基本都是通过所谓的心理测试题目,便轻易给自己下结论,甚至乱扣帽子,弄得人心惶惶。”4月24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漆靖告诉记者。

深耕临床心理医学多年,最近,漆靖也关注到这类自测自诊视频深受年轻人喜爱和追捧。

但在她看来,虽然无法全盘否定这些视频的价值,但总的来说,“信度与效度缺失”“主观性和局限性并存”,是大部分视频的“通病”。换句话说,这类短视频忽略了诊断的复杂性,仅通过片段化信息引导网友对号入座,容易造成误判。

不仅如此,漆靖在很多视频的评论区发现,不少网友在做完测试后都会产生“刷手机10分钟,确诊一身病”的感慨,这类“负能量”也通常在评论区迅速蔓延。此外,也不乏商家混入,植入相关广告和消费渠道。

在她看来,如今网友对此类视频趋之若鹜,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警觉,这本该是件好事,但如果大家“入戏太深“,恐会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毕竟,草率地将表面的行为特征轻易与复杂的心理疾病挂钩,本就是背离了关注心理健康的初衷。

我们不妨换种心态。与其说是自测,不如仅将其当做一种初步的自我筛查,简单地评估下自身状态即可,不必过分依赖。”漆靖建议,归根到底,一旦测出自己的确存在疾病风险,及时看医生才是最优解,而绝非沉溺于“自我怀疑及恐慌”。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临床上,我们本就无法仅凭患者的自测、自诊、自述,便轻易下诊断。” 漆靖告诉记者,在门诊中,医生不会对网络自测结果予以全部采纳,至多是作为初步参考。

“更何况,网络上自测自诊的类型方法五花八门,不乏未经过科学研究证实的测试,这便要求临床医生须更加谨慎地对待患者的网络自诊经历和结果。” 漆靖说。

众所周知,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且专业的领域,患者必须接受系统的评估和专业的干预。

临床上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评估诊断,依赖的是专业医生的面诊及对来访者细致的观察。” 漆靖告诉记者,这种复杂的诊疗过程,依靠的是专业的团队力量,包括医生、评估师、相关医技检查等。涉及的方法也相对较多,包括脑功能检查、头部CT检查、验血等。

这些过程都是线上自测无法完成的。总而言之,真正科学有效的心理评估及检查,绝非是‘做题’那么简单。” 漆靖呼吁,大家在密切关注自身心理情绪状态之余,也一定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莫入戏太深、莫踩坑、莫被带节奏。

“当然,这也对我们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漆靖看来,如何加大科普力度、守住“阵地”和“净土”,以及如何通过新媒体产品来加大健康传播的广度深度,值得每一位精神卫生学科领域工作者思考。

相关文章
  • 对话商汤绝影CEO王晓刚:汽车智能化远未达到瓶颈,绝影后续有融资计划

    蓝鲸新闻4月29日讯(记者 陈业 李卓玲)“从汽车智能化发展角度而言,目前还处在一个快速上升、演进、变化的时间点,远没有达到瓶颈。”前述言论来自蓝鲸汽车日前与商汤绝影CEO,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刚的对话。作为“AI四小龙”商汤科技于2021年发布的智能汽车品牌,绝影旗下产品线覆盖驾驶、

    2025-04-29 18:06:00
  • 抓作风问题这根弦松不得 新华社记者 王亚宏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日公开通报了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连续公布典型问题彰显持之以恒抓作风的决心。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近年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

    2025-04-28 03:33:00
  • 家医这十年,签约医生成为靠得住、离不开的身边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陈展文2022年6月的某一天,不顾天气炎热,萧山区瓜沥镇党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众安服务站医生盛佳燕像往常一样,赶往签约居民家中,进行居家失能病人居家护理。在结束的途中,她想再去看望下一直挂念的单金花老人。 医院供图单婆婆的丈夫于2022年3月去世,丧偶对于她来说打击

    2025-04-25 11:23:00
  • 2025年度“新视界新南阳”优秀短视频第二期征集进行中

    4月24日,记者获悉,2025年度“新视界新南阳”优秀短视频第二期征集作品已超5000部,创作者们围绕“新南阳”“新发展”“最美瞬间”“感动南阳”“守护南阳”等主题,用短视频记录城市跃动的光影。 该活动由新华网河南分公司、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指导,南阳日报社和南阳广播电视台支持,南阳网组织,旨在通

    2025-04-25 10:58:00
  • 安徽铁塔致歉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涉及中国铁塔安徽省分公司“指挥调度中心”大屏播放会议室不雅行为的视频。24日晚,涉事公司微信公众号“安徽铁塔”发布声明称,视频中的场景确为公司某视频会议室,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25日,该公司发布情况通报称,在基本查清事实后,连夜召开专门会议,依据公司员工违纪违规处罚办

    2025-04-25 09:34:00
  • 68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南瓜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熟悉的家常饭菜是安全可靠的,是温暖与健康的象征。然而,有时候,一顿看似普普通通的饭菜,却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机。那天,医院急诊室里发生的一幕,至今仍让人感到揪心,也为我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急诊室的门被重重地撞开,打破了原本紧张而压抑的宁静。担架上躺着一位 68 岁的老人,他的

    2025-04-25 08:28:00
  • 杨坤发长文回应遭网红“四川芬达”模仿、玩梗:不会撤诉,已透支最后的信任

    近日,网红“四川芬达”在直播中模仿歌手杨坤引发热议。4月24日,杨坤在社媒发布长文回应“四川芬达”网络侵权纠纷事件。杨坤表示,其作为歌手拥有独特声线多年来一直被人模仿。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如果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愿意接受这些“冒犯”。他称,“四川芬达”账号的内容,就是打着“模仿”的旗号发布侮辱丑化的视频

    2025-04-24 18:57:00
  • 看个视频能自测心理疾病?专家提醒:别“入戏太深”!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蒋泉潜 李静娴 杨文 石荣“你囤积了多少情绪垃圾?如果中招5条以上,说明你已患上抑郁症”“看到这张图,你第一眼看到的是哪两个字?几秒钟时间就能测出你的心理状态”……社交平台上这样的短视频内容,您是否感到很熟悉?近段时间以来,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心理疾病“自

    2025-04-24 1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