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中国 银行 美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幻照进现实!人形机器人成建制进厂 会"干活"会"交流"


图为人形机器人在执行灵巧操作任务。郑雪雄摄(人民视觉)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这款Walker S1工业人形机器人,来自广东深圳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成建制”进入位于浙江宁波前湾新区的吉利汽车极氪5G智慧工厂“打工”。

“吉利汽车、比亚迪、富士康、顺丰……Walker S系列已进入许多工厂实训。摸索10余年,我们终于迎来了新发展,已获得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优必选创始人周剑介绍。

记者跟随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探访它们的进厂“打工”之路。

进厂训练——

从“能跑能跳”到“能工作”

“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人形机器人成为当下热门的科技话题。

从流水线上的自动化机械臂,到各种形式的自主智能机器,都被视为机器人。然而,在周剑看来,最符合“机器人”本意的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终形态”。

早在2016年,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便登上春晚舞台“献艺”,此后还陆续在科技馆、展览馆等担任“导览员”“讲解员”。今年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举行,由优必选作为发起单位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Ultra率先撞线勇夺冠军。

从“能跑能跳”到“能工作”,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24年7月,一台身高135厘米的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 Lite,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启连续21天的“实习”任务——搬运物料。

遗憾的是,实训中,这台人形机器人动作很慢,还需要扫描贴在料箱托盘上的二维码辅助定位,作业效率只相当于人工的20%。

“如何让人形机器人自行规划行走路线,如何加快动作速率,如何在高温下长时段持续作业……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积累大量应用数据。”优必选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超说。

3个月后,体形与成年人相仿的Walker S1来了。本轮实训中,人形机器人工作范围扩大了30%,通过引入自研技术,显著增强了步态行走稳定性和手部操作灵活性。

“很多细节得到改进,动作更加连贯,搬运速度提升约25%。”焦继超说。

除了搬运,Walker S1还化身“质检员”,凭借智能摄像头与深度学习模型,对车标及车灯实施毫米级无损伤检测,准确率超过99%,还可实时反馈检查结果。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与外界交互的“最后1厘米”。依托高精度感知与自适应控制技术,Walker S1的五指灵巧,操作小尺寸且易变形的柔软薄膜物体,可以实现精密装配。

2024年下半年以来,Walker S1陆续走进多家企业的车间,在多种生产场景下锤炼“打工”技能。

智能升级——

从单机训练到群体作业

两轮实训,Walker S系列机器人在极氪5G智慧工厂逐渐站稳了脚跟。

“人形机器人具备多模态感知和自主决策能力,可以执行复杂、非结构化的任务。”吉利汽车制造工程中心创新技术部负责人徐俊说。

要真正像人一样“打工”,人形机器人既要会“干活”,还得会“交流”。

“实现群体作业,就要人机、多机协同,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进化。”焦继超说,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技术攻关,是实现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的必经之路。

今年3月,优必选开展了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

两台Walker S1稳步走到料箱前,同步用双手抬起料箱后,按照自主规划的行走路线,走向目的地,途中还能主动避开正在走动的其他机器人。

多机协同如何做到?

“像人一样,我们为机器人设定了‘大小脑’。超级大脑基于接入DeepSeek—R1的多模态具身推理大模型,让机器人具备类似人类常识推理的能力;智能小脑基于融合感知技术和多机协同控制技术,支持多机并行分布式学习,加速技能生成与迁移。”焦继超说。

协同搬运时,超级大脑负责规划路线、拆解流程、现场调度;智能小脑则负责控制机器人的肢体动作,调整姿态与力度。每台机器人的“大小脑”链接人形智能网联中枢,机器人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群脑协同”。

工厂里,一批混合尺寸的料箱到达,多台机器人通过部署在云端的超级大脑进行任务分工,每台机器人根据实时环境调整动作,毫秒级响应任务。

“从事不同工种,每个工人都需要单独学习,而人形机器人只要学习一次,就可以把技能复制给所有机器人。”徐俊说,进化出群体智能后,多台机器人可在生产线上通过协作完成更复杂更多元的任务,将推动新型工业化从“半柔性制造”向“全柔性智造”转变。

前景展望——

探索从“实习生”走向规模化应用

在比亚迪工厂,Walker S1效率翻番,计划二季度规模化交付;在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成功验证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中的应用可行性;在奥迪一汽长春生产基地,试点使用Walker S1执行空调泄漏检测任务……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实训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形机器人展现出巨大潜力,但目前仍是“实习生”。

优必选正在加快研发的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将能够自主充换电,同时拥有更多自由度,工作效率可大大提升。“要大规模走上生产线,需要从‘可用’迈向‘好用’,还得把价格降下来。”周剑介绍,优必选总营业收入近一半用于研发,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获得全球有效授权专利2680项,主导和参与近40项智能机器人有关的全球标准制订,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有效技术专利数量居全球前列。

人形机器人离量产还有多久?“已经进入小批量量产试产阶段,真正实现产业级的量产能力还需要1—2年的时间。”焦继超表示,现在是产业化落地的关键期,智能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有人担忧:人形机器人进厂,会不会对就业产生较大冲击?“机器人不是取代人,而是成为人的‘智能助手’。”周剑说,人类负责创新设计,人形机器人承担重复性、危险性任务,共同推动智能制造升级。

工厂中“人机共舞”,或在不远的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何珊珊(实习)

相关文章
  • 柚子园里无人施药机“显神通” “精准对靶”破解重庆丘陵果园植保难题

    丰都县三元镇滩山坝社区红心柚基地里,硕果累累。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冯珊 摄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8月的重庆,暑气未消,丰都县三元镇滩山坝社区的红心柚基地里,葱郁的柚树下,无人对靶施药机的喷杆随着果树轮廓灵活调整,智能施药机器人缓缓穿梭,植保无人机在低空盘旋……8月22日,重庆

    2025-08-23 00:29:00
  • AI赋能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科大讯飞全程护航沉浸观赛体验

    025 年 8 月 14 日—17 日,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这是全球唯一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综合性赛事,来自全球 20 余个国家、超 100 支代表队齐聚赛场,角逐 20 余项竞技、表演及技能类赛事。科大讯飞作为赛事官方语音转换与翻译合作伙伴,以一站式的 AI

    2025-08-17 00:04:00
  • 天津港投用纯电动拖轮船队

    新华社天津8月13日电(记者刘惟真)13日,由4艘纯电动港作拖轮组成的“绿色舰队”在中船天津码头鸣笛启航。记者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获悉,该纯电动拖轮船队将主要用于在天津港水域协助各类船舶进出港和靠离码头作业。电动拖轮船队所属天津新金程航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刚介绍,此次投入使用的纯电动港作拖

    2025-08-13 21:33:00
  • 政策宣讲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以前总觉得政策离咱远,现在干部上门用土话一讲,种啥能补贴、养老咋参保,心里全亮堂了!”湟源县寺寨乡群众的真切感慨,道出了“政策进万家·服务零距离”系列宣讲活动的实效。近年来,湟源县寺寨乡以“精准化选题、场景化传播、常态化服务”的三维模式,让政策宣讲成为党群连心的“直通车”、乡村振兴的“催化剂”,为

    2025-08-12 09:31:00
  • 广东“机器人军团”强势亮相,多家企业带来行业“首款”

    Transparency作为全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广东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研发、机器人本体制造到系统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广东机器人企业军团强势亮相,带来多个行业“首款”,以创新科技向全球展示“广东智造”的硬核实力。文、视频|记者 王莉

    2025-08-10 22:25:00
  • 点燃科技梦想,WRCT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苏州城市选拔赛开赛

    8月9日,以“数智赋能 科创未来”为核心主题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WRCT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苏州城市选拔赛,携手青少年科学与工程创新实践与成果展示活动在苏州市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启幕。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的核心赛事,世界机器人大赛(WRCT)自2015年创办以来,历经九届的精心打磨与持

    2025-08-09 16:16:00
  • 新央企,新目标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交汇点上,重庆正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抓手,加速构建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7月29日,这一进程迎来了关键节点——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安汽车”)成立。这家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汽车新央企,以200亿元注册资本、308

    2025-08-08 09:39:00
  • 蚂蚁数科CEO赵闻飙:解决产业难题需要构建专业金融大模型

    7月28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论坛上,蚂蚁数科正式发布金融推理大模型Agentar-Fin-R1,为金融AI应用打造“可靠、可控、可优化”的智能中枢。该大模型基于Qwen3研发,在FinEval1.0、FinanceIQ等权威金融大模型评测基准上超越DeepSeek-R1等同尺寸开源通用大模型以及金

    2025-07-28 1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