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春燕 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研究二处一级主任科员
全民族抗战时期,山东党组织为着力提高组织抗战能力,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以抗日根据地为依托,高度重视自身建设,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等,使党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领导山东军民坚决抗战的坚强核心。山东党的建设工作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面对严峻的抗战形势,山东分局大力贯彻中央的要求,加强了党组织的发展和巩固工作,党员人数从抗战初期的2000余人增长到20余万名;着力完善党的组织领导体制,基本形成了起山东分局-区党委-地委-县(工)委-分区委组织链条,构建起覆盖根据地的强大组织网络,使党对根据地的领导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1943年3月,根据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山东分局成为最高领导机关,实现了党政军的高度统一,开创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是深化思想建设,锻造精神武装。山东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建立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山东分局党校、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抗大一分校、抗战建国学院等干部培训机构,特别是开办各级党校,形成了分层分类的干部培训机制,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作为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大众日报》自1939年元旦创刊以来,持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成为全国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1942年至1945年历时三年多的整风运动,是山东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实践。以罗荣桓为首的山东分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既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又稳妥推进审干工作,其经验做法得到中央肯定,使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显著提升,提高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了党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是优化作风建设,践行群众路线。山东党组织始终将廉政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颁布《关于招待费及菜金马干费的决定》《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山东省行政人员奖惩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制度上进行反腐倡廉建设,增强了党的纯洁性,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为改进工作作风,山东分局大力倡导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鲁南专署专员于化琪在应对大旱灾荒时,通过向群众虚心求教,采取禁止花生外运、榨油换粮的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粮食危机。这种深入群众、问计于民的工作方法,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典范。此外,通过整风运动,山东党组织克服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倾向,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在全民族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山东党组织通过系统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了组织体系的健全完善、思想理论的深化提升和工作作风的切实转变。这三方面的建设相辅相成,使山东党组织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领导山东军民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历史证明,加强党的建设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实践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