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阳抗战记忆|伤疤刻下家国痛,半世坚守铸史魂,79岁的吕风林老人:以赤子之心,守护南阳抗战记忆

阅读抗战史料

吕风林收集的南阳抗战资料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南阳这座浸润着红色记忆的城市里,年近八旬的吕风林老人依旧忙碌着。他的书房里,泛黄的文献、厚重的书籍整齐排列,每一页纸都承载着烽火岁月的回响。他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收集、整理、传承着家乡的抗战历史,守护不该被遗忘的记忆。

一道伤疤 点燃初心萌发历史责任

79岁的吕风林老人虽然须发已白,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说起自己为何要收集整理南阳抗战史料,老人给记者讲述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那道伤疤,我这辈子都忘不了。”提及与抗战历史结缘的起点,吕风林的声音低沉而凝重。他出生于1946年,虽未亲身经历战火,但姑爷肚子上那道狰狞的伤疤,成了他对日军暴行最直观、最痛彻的认知。

小时候,他常听姑爷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日军进城时,姑爷躲在窗户后探头查看情况,一名路过的日本兵隔着窗户挥刀便刺,锋利的刺刀瞬间穿透身体,肠子都被捅了出来。施暴的日军却扛着刺刀哈哈大笑离去。万幸的是,姑爷被及时救治得以活命。多年后,姑爷掀开衣服,让年幼的吕风林看那道蜿蜒的伤疤,皮肉外翻的痕迹在岁月里依旧清晰。

“那不是故事,是血淋淋的历史。”吕风林说,姑爷的伤疤像烙铁一样烫在他心上。日军的暴行,让他意识到这些发生在家乡的苦难,不能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如果没人记得、没人说,这些事不就白发生了吗?那些受苦的人,不就白受罪了吗?”

这份朴素的认知,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年轻时起,吕风林就养成了收集南阳地方文献的习惯。无论是带有历史印记的老物件,还是报纸上有收藏价值的文章,他都如获至宝般精心收纳。剪报本攒了一本又一本,零散的资料堆成了小山。他将这些“宝贝”系统整理,先后出版了《老南阳古事》《南阳拾古》《古宛寻梦》等书籍,让更多人了解南阳的历史脉络。在所有收集的资料中,与抗战相关的文献始终是他最珍视的部分。

“别人收藏字画、瓷器,我收藏历史。”吕风林笑着说,但眼神里满是认真。在他看来,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文献,是历史最真实的注脚。姑爷的伤疤让他明白,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而记录历史是对受害者的告慰,更是对施暴者的无声控诉。这份从小就生长出的历史责任感,成了他坚持收集抗战资料的无穷动力。

执着与坚守 从零星记录到紫山立碑

“历史不能只有寥寥数语。”这是吕风林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收集的众多文献中,关于南阳抗战中紫山阻击战的记录曾零散而模糊,直到这段历史被重新唤醒。

2018年之前,地方史料中关于紫山阻击战的记载仅有只言片语,最多提及“战果”,却看不到战役的全貌。但吕风林在自己收藏的书籍中,发现了三五处关于这场战役的零星记录。“1941年2月的战斗,击毙日寇150余人,这背后一定有更多故事。”他暗下决心,要让这场战役的真相浮出水面。

为了还原历史,吕风林踏上了漫长的寻史之路。他翻遍了自己收藏的所有文献,从各种书籍中寻找蛛丝马迹;他多次前往党史、地方史研究单位,借阅各类历史资料;他四处打听抗战老兵的后人,登门拜访,耐心倾听,从口述记忆中打捞细节;他顶着烈日、冒着寒风,多次进行实地考证……

“山上的石头缝里,说不定还能找到当年的弹壳;老人们的讲述里,藏着史书没记下的细节。”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梳理、比对、印证,零散的信息终于拼成了完整的历史图景。2018年,吕风林将所有佐证资料、文献整理成册,撰写了翔实的碑文,郑重送往卧龙区相关部门。“这些都是战士们用命换来的历史,得让后人知道。”他的诚意与专业打动了相关部门,他被邀请一同参与纪念碑的选址、朝向等细节考证。

2019年4月,紫山抗击日寇阻击战纪念碑在紫山森林公园正式设立。阳光下,纪念碑上的文字熠熠生辉,清晰记录着1941年那场激战中,南阳儿女为保卫家园浴血奋战、击毙百余名日寇的英勇事迹。看着纪念碑,吕风林热泪盈眶:“那些牺牲的战士,终于有了被铭记的地方。”

红色记忆 在新时代生生不息

“收藏不是目的,传承才是。”吕风林的书架上,除了珍贵的文献,还有几本崭新的笔记本,那是他给孙辈讲抗战故事的记录。在他看来,历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更要融入家风,代代相传。

吕风林常给孩子、孙辈讲姑爷的伤疤故事,讲紫山阻击战的英雄事迹。他经常告诉后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忘了历史,就是忘了根。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都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十分感兴趣,红色基因在这个家庭里悄然流淌。

如今,虽已年近八旬,吕风林的脚步从未停歇。“抗战胜利80周年了,但历史的教训永远不能忘。”吕风林望着窗外,眼神坚定。他说,南阳这片土地上,还有太多抗战故事等待被挖掘、太多英雄事迹等待被传颂。他要做的,就是继续做历史的“守护者”,让烽火岁月的记忆永远鲜活,让“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念,在南阳大地上代代相传。

从一道伤疤点燃初心,到半世纪坚守筑就丰碑,再到用家风传递薪火,吕风林用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爱国情怀。在他的书房里,那些泛黄的纸页间,跳动的是一位老人对家国的赤诚,是一座城市对历史的敬畏,更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承诺。南阳的抗战记忆,将在他和无数像他一样的守护者手中,永远流传下去,生生不息。

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周梦 文/图

编辑:辛灵飒 初审:杨东梅 终审:王笑荷

相关文章
  • 南阳抗战记忆|伤疤刻下家国痛,半世坚守铸史魂,79岁的吕风林老人:以赤子之心,守护南阳抗战记忆

    阅读抗战史料吕风林收集的南阳抗战资料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南阳这座浸润着红色记忆的城市里,年近八旬的吕风林老人依旧忙碌着。他的书房里,泛黄的文献、厚重的书籍整齐排列,每一页纸都承载着烽火岁月的回响。他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收集、整理、传承着家乡的抗战历史,守护不该被遗

    2025-07-16 08:16:00
  • 学者:赖清德任意剪裁客家历史 意在助攻“大罢免”恶斗

    来源:中国新闻网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日前发表所谓“团结十讲”,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刘奎27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指出,赖清德任意剪裁有关历史,极不负责;在特殊时间节点推出系列讲话,意在助攻“大罢免”恶斗,谋取政治私利。台湾选举事务主管机构近日宣布,将于7月26日针对24名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和新

    2025-06-28 10:54:00
  • 重磅!2025年湖南高考录取线出炉,24日晚21时可查成绩

    6月24日,2025年全省高考工作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公布了今年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历史类本科线为446分,物理类本科线为405分,专科线均为200分。此外,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为历史类503分、物理类476分,该分数线将作为强基计划、军事院校和高校专项计划等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和部

    2025-06-24 18:18:00
  • 无偿献血 礼赞生命 南阳市举办“6·14世界献血者日”纪念活动

    河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南阳分中心组织员工献血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当天上午,我市在城区吾悦广场举办“6·14世界献血者日”纪念活动。 此次活动由南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卫健体委承办,市红十字会、市中心血站协办。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旨在号召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者行列,为生命

    2025-06-16 08:32:00
  • C919商业首航南阳 中原地区迎来飞机训练新篇章 国产大飞机首次亮相国内支线机场

    机组成员合影仲夏夜,繁星点点,南阳姜营机场内一片热烈与期待的氛围。6月4日晚11时57分,一道明亮的航迹划破夜空,中国南方航空由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的CZ3383次航班,如同一只展翅归来的巨鸟,稳稳降落在跑道之上。这一历史性的降落,不仅为C919的商业运营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

    2025-06-06 08:22:00
  • 武冈城墙盖天下

    简介武冈城墙,位于邵阳市武冈市境内,为宋朝至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现存1450米长,是中国南方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内外皆石的县城城墙,属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冈城墙上的宣风楼。资料图黄三畅一我在绝壁下行走。是的,人造的绝壁!这绝壁由一块一块方石砌成。一律的花岗石,外露的一面过了石匠

    2025-05-06 09:15:00
  • 南阳市园林绿化中心高效推进“世界月季名城”建设丨南阳月季 香飘五洲

    春暖花开艳,风柔香飘浓。4月中旬,在市园林绿化中心与中心城区、市直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下,2025年中心城区春季月季种植工作全面收官,建设者以南阳这座中国月季之乡为画布,274万株月季为笔墨,浓墨重彩绘就了一幅“城在花中、花在城中”的优美生态画卷。今年以来,全市累计种植古桩月季739株、树状月季4.4

    2025-04-29 10:11:00
  • 《说名楼:历史记忆与文学景观》读书分享会在惠民书市举办——带你探寻12座名楼的“前世今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熟悉的诗句不仅能够唤起我们对名楼的记忆,更是承载着一段段故事。4月27日下午,《说名楼:历史记忆与文学景观》读书分享会在河北省第十一届惠民阅读周暨2025惠民书市举行。本书责编李耘,河北广播电视台文化节目主持人、河北省优秀阅读推广人

    2025-04-28 1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