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贷款 费用 公司 车辆 企业 银行 万元 自己的 可能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临沂“新农人” | 蓝莓枝头青春俏

“新农人”档案

刘洪强,沂水县杨庄镇人,1991年5月出生,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毕业,是其蓝莓家庭农场负责人,临沂市“四雁工程人才”培育对象。

在临沂客户端讯在位于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杨庄镇,“90后”青年刘洪强用5座智慧大棚改写了传统蓝莓种植业的生存法则。基质栽培的蓝莓在电动轨道车上穿梭,物联网系统替代了老农的锄头,这场静默的种植业创新正托起一个年产值突破千万元的现代农场,讲述着一位“新农人”与土地重新对话的故事。

“我这个蓝莓用的是无菌土,喝的是纯净水,听的是轻音乐!”3月30日,刘洪强举起一颗成熟的蓝莓,做起了广告。他的身后,3万棵蓝莓树整齐列阵,蓝叶间白花,蓝果缀梢头,蜜蜂枝头闹,慕名而来的采摘者络绎不绝,打工的村民熟练摘下一粒粒饱满的果实。

2023年春,在外经营建筑建材生意的刘洪强决定回乡种蓝莓。这个选择让乡亲们不解:“城里的买卖做得好好的,回来遭这份罪?”但他心里知道,杨庄镇万亩蓝莓基地的黄沙土壤始终在召唤,故园永远是一个抹不掉的情结。

实际上,2023年前后,他历时一年,跨越五省十市,行程一万多公里,北上东三省,南下云南,踏遍周边青岛、日照所有种植蓝莓的基地,只为寻找故乡蓝莓产业的突破口。

杨庄镇种植蓝莓已历10年,露天种植和大棚地栽技术已经成熟。传统地栽模式下,种植户要面对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的困境,市场价格波动,一亩地年收入不过万元。

“在辽宁丹东,我看到基质栽培的盆栽蓝莓很受震撼,这才是现代农业该有的样子!”他说,反观杨庄的蓝莓种植,完全还可以更进一步——大棚改变四季,大棚盆栽技术更胜一筹:不用靠天吃饭,不怕雨雪冰雹、天旱水涝;用杀菌杀虫的基质种植,就可以不惧病虫害;传统地栽蓝莓三年才能挂果,而将蓝莓种植在椰糠、珍珠岩等透气的“人工土壤”中,不仅隔绝土传病害,更让水肥利用率提升至98%,将挂果周期缩短至10个月,还能通过环境调控让果实提前三个月上市。

数据显示,与传统地栽相比,盆栽技术使种植密度提升50%,病虫害发生率下降90%,更关键的是,每盆蓝莓的年均产量达5斤,最高可以卖到200元/斤。

谋定后动。刘洪强投资520万元在大罗张村建立蓝莓家庭农场,每座占地10亩的5座现代化大棚拔节而起,成为全国较大的暖式蓝莓大棚群。每一棵蓝莓都生长在无菌无虫的“土壤”里,喝着300多平方米的无菌调配净化水池的纯净水。同时,投资30万元新建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对每一株蓝莓的精准滴灌。

5座大棚,科技感爆棚。

首先是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每一棵蓝莓都能雨露均沾。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通过管道系统将水肥精准输送至蓝莓的根系区域,可以让3万株蓝莓同时浇灌,每一盆的浇水量、施肥量能做到同比上下误差0.1%,省肥省水,省时省力——这就有点工业化栽培的味道了。

其次是温控自动化。通过实时监测与精准控制,为农作物生长创造最佳温湿度条件。每座大棚设置若干个温度监测点,温度达到24度,系统自动打开降温;低于24度,自动关闭,温度再低,降下棉被保温;高于32度,自动报警。

“3号棚东区温度升至32.1℃,超出设定阈值0.6℃,请注意查看!”人还在休息中,手机报警电话就来了,这是智慧大棚,系统帮人24小时值守。

最惹眼的是大棚内的电动轨道小火车,一趟能拉半吨蓝莓。来大棚里打工的大都是五六十岁的家庭妇女,一筐蓝莓三四十斤,搬起来费劲。有了“小火车”,干活就轻松多了。电动流风机和智能音响,让空气流动起来变成风,给每一棵蓝莓吹吹风,听听音乐,让蓝莓植株产生有节律的振动,有利于提高产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种蓝莓,要相信科技,不要相信人!”刘洪强说。

2024年冬末春初,周边大棚还在休眠期时,刘洪强的温室里蓝莓花香四溢。这种被称作“花香蓝莓”的新品种,在春节前就能结出第一茬果实,填补了北方冬季鲜果市场的空白。青岛、济南、临沂的游客们涌入大棚采摘,举着手机拍摄蓝莓从开花到结果的延时视频,这些短视频在社交平台裂变传播,把杨庄蓝莓变成了新晋“网红”。

是不是可以把果园“搬进”客厅?想到就去做!春节期间,刘洪强还创新推出“客厅果园”模式——消费者以500元/盆认购挂果蓝莓树,五年内可无限次免费续吃同一棵树上的蓝莓,吃完送回培育新果,拉回家接着吃。兼具观赏与采摘功能的盆栽迅速售出千余盆,带动农产品附加值提升近十倍。

杨庄镇同步推出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更如及时雨:兴罗果品专业合作社提供组培苗,镇里协调土地流转,农商行推出“蓝莓贷”专项产品。合作社支持,科研团队攻克组培育苗难关,杨庄蓝莓品种扩充至28个,年培育穴盘苗500万株,形成从育苗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2025年初,第一批盆栽蓝莓以每斤200元的高端价格打入长三角市场时,刘洪强这位曾被质疑声环绕的“叛逆青年”,终于用数据证明了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春光浩荡,刘洪强有了更大胆的设想:计划扩建50个新型日光温室,将5G物联网引入大棚,让每一盆蓝莓都有专属的“健康档案”;与高校合作研发蓝莓酵素面膜,把深加工车间变成“美丽工坊”;还在各大平台开通了账号。镇党委书记周福来在调研时感叹:“小刘种的不只是蓝莓,更是健康,是用现代思维重新编码的乡土基因。”

3月30日,刘洪强蹲在盆栽架前检查蓝莓根系,指甲里塞满了椰糠和泥炭。这个曾经向往城市的年轻人,如今最享受听着滴灌系统轻微的滋滋声,看监测屏上的数据曲线平稳跳动。他知道,这些数据藏着让土地重新年轻、重构乡土基因的密码——那是新一代农人对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玉光 程洪芸 通讯员 田宝宗

编辑:王璐

相关文章
  • 对话商汤绝影CEO王晓刚:汽车智能化远未达到瓶颈,绝影后续有融资计划

    蓝鲸新闻4月29日讯(记者 陈业 李卓玲)“从汽车智能化发展角度而言,目前还处在一个快速上升、演进、变化的时间点,远没有达到瓶颈。”前述言论来自蓝鲸汽车日前与商汤绝影CEO,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刚的对话。作为“AI四小龙”商汤科技于2021年发布的智能汽车品牌,绝影旗下产品线覆盖驾驶、

    2025-04-29 18:06:00
  • 抓作风问题这根弦松不得 新华社记者 王亚宏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近日公开通报了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连续公布典型问题彰显持之以恒抓作风的决心。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近年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

    2025-04-28 03:33:00
  • 看个视频能自测心理疾病?专家提醒:别“入戏太深”!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蒋泉潜 李静娴 杨文 石荣“你囤积了多少情绪垃圾?如果中招5条以上,说明你已患上抑郁症”“看到这张图,你第一眼看到的是哪两个字?几秒钟时间就能测出你的心理状态”……社交平台上这样的短视频内容,您是否感到很熟悉?近段时间以来,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心理疾病“自

    2025-04-24 18:23:00
  • 外交部:中方制裁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是对等反制

    4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中方昨日(21日)宣布对在涉港问题表现恶劣的美国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和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实施制裁,能否介绍更多具体制裁名单的细节?郭嘉昆。图源:外交部网站郭嘉昆表示,关于这一问题,昨天我已经介绍了有关情况。针对美国对中国中央政府驻港机构和香港

    2025-04-22 16:04:00
  • 巢湖南岸,再添一高速出口!

    日前,S30铜陵至商城高速公路无为(塔桥)至巢湖(沐集)段建设再传捷报。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ZT02标段坝镇收费站主体工程已完工,一座造型精美的收费大棚崭新亮相,标志着该项目向全线通车目标迈出关键一步。这也是巢湖南岸新增的又一条高速出口。坝镇收费站位于巢湖市坝镇夏店向山村。目前,收费站综合

    2025-04-21 09:31:00
  • 警方调查竟是熟人操纵作案

    本报讯 记者吕洋报道 不久前,沈阳一位中药材商刘先生家中价值500万元的6.3公斤牛黄被盗,而蹊跷的是,家中60万元现金分毫未动。警方调查发现,刘先生家监控设备被人为破坏,锁定两名嫌疑人后又发现还有第三个人参与,最终4人落网,竟是熟人背后操纵作案。近日,沈北新区中药材商刘先生发现,家中存放的6.3公

    2025-04-17 07:22:00
  • 打谁都是硬仗?险胜中超“副班长”后,斯卢茨基批评申花队的脆弱防线

    面对中超“副班长”青岛海牛,申花并未如外界预期般轻松取胜,反而再次陷入了一场跌宕起伏的苦战。在4月16日晚结束的中超第7轮中,上海申花在主场3比2艰难击败青岛海牛,继续在积分榜上继续领跑。面对前六轮联赛仅打入3球的青岛海牛,申花两度被对手洞穿城门。开场仅4分钟,申花被客队轻松打穿防线,席尔瓦进球破门

    2025-04-17 00:34:00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美国爆火,敦煌网下载量暴增940%

    据美国媒体报道,由于美国滥施关税,许多中国供应商和制造商制作视频在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TikTok上投放,向消费者讲述中国与全球知名品牌的合作方式,并解释称,许多人以为的是在欧洲制造的产品其实是产自中国,而且可以通过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直接购买到“源头好货”。许多视频还直接提供了网站链接和联系方式,引导观

    2025-04-16 2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