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贷款 费用 公司 车辆 企业 银行 万元 自己的 可能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幸福感言”里的生活新景象 ——“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⑦

更尕夫妇煮好了奶茶。本报记者 余晖 摄

本报记者 余 晖 程宦宁

通讯员 达哇东周

4月17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上拉秀乡布罗村村民更尕夫妻俩又起了个大早,煮好香气四溢的奶茶,两口子顾不上先喝一口,望着女儿怀里的小孙子逗乐起来,今年1月底,小孙子的到来,给老两口的生活又增添了许多快乐和甜蜜。

加上小孙子,更尕一家目前有7口人,说起现在的生活,更尕、江央和在家一起照顾孙子的大女儿白阳都有着各自的幸福感言。

“别看我们住在偏远村庄,跟城里一样,家里电器、家具样样都有,生活条件与我们年轻那会比有了大变化。”更尕一口干肉一口奶茶说,自己从小放牧,习惯了劳作的生活。过去,家里的经济来源只有四五头牛,一年的收入解决基本生活的开支都有些吃力。

当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不服穷的更尕凭借到户帮扶资金以及自己多年的放牧、养殖经验,脚踏实地干起了养殖业。

“家里现有的27头牦牛就是一笔大‘财富’,每年9月至10月,乡上都会组织活畜交易,牲畜不愁卖,一年出个三四头,就能挣到近4万元。这几年,州上陆续出了不少好政策,畜棚有专项补贴,养殖有专家指导,让我没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继续往好里干。”更尕说。

从几头增加到几十头。看到发展前景,更尕更加坚定了信念:“要靠自己致富,日子才能越来越好。今后,我还想申请小额贷款,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再增加一些收入,让家里的生活条件再变好点。”

妻子江央高兴地接过话茬:“现在,村里用水用电很方便,米面粮油、生活用品,还有牲畜的优质饲料出门步行一公里就能在村综合产业区综合服务超市里购置齐全。除了政策性补助以外,每年我们还能在村里的肥料加工基地和糌粑加工厂这些村集体经济上得到分红,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靠着老两口勤劳的双手和村集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如今三代同堂的一家人,在高原小村庄里生活得有滋有味。

“虽然搞牦牛养殖比较辛苦,但是能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我们两口子再苦再累也觉得高兴。现在老大、老二女儿都已经工作,还有小女儿和儿子都在青海师范大学读本科,除了每月800元的生活费,我们不用再操心啥,就盼着他们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江央说。

对于操劳半生的父母,已经成家立业的白阳感慨:“以前父母的精力几乎全都放在牛身上,照顾好了它们家里才有收入。而今,村里的超市、有机肥加工基地、糌粑厂等特色产业发展起来,让村民集体受益,每年分红不仅能拿到‘真金白银’,还能分到各种生活物资,这让平日在市区工作的我不再担心父母的生活。”

村民生活大变样,高兴地不只是村民自己,这也给了村“两委”十足的信心和动力。2024年,布罗村村集体经济收益近110万元,物资分红折价及现金分红共计42万余元,“这一届村‘两委’加入了新鲜血液,从年龄、文化水平、发展思路上都有了很大改观,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组织强了、人心齐了,才能攒足干劲谋发展。”布罗村党支部书记旦周弋西说。

今年,在旦周弋西和村“两委”近一个月的奔忙下,布罗村综合产业区综合服务超市即将改头换面,旦周弋西说:“在玉树做商超这块玉树州四川商会在行,已经跟他们对接好了由商会出资,村里综合服务超市的店面和内部货架的更新改造这个月内就能实现。后期他们还会过来指导完善超市管理和运营,我们把超市做得更像样,营收才能再有突破,村民收益才能再有提高。”

曾经,布罗村产业发展滞后,村民生活质量不高,是玉树市出了名的“落后村”。如今,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布罗村以产业带动村民发展积极性,村民追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愿望愈发强烈,对今后的美好生活期许更多了。

《青海日报》(2025年04月18日 第4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 真心换真心的从医之道 她是大山深处两千村民的“大嫂村医”

    贵州凯里碧波镇白秧坪村,是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25年,2000多名村民看病都找一位叫杨世霞的乡村医生。她也被村民亲切称为“大嫂医生”。“大嫂医生”的称呼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去大山深处一探究竟。见到杨世霞医生的时候,她正在村卫生室忙着给一位脸部烫伤的患者处理伤口。村民王明靖告诉记者,夫妻俩常年在

    2025-04-23 01:21:00
  • 共享无人机亮相昆明 市民扫码体验

    2025年4月21日,市民体验共享无人机。近日,云南省昆明市首批共享无人机在月牙潭公园投放。市民扫描机柜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租赁流程,通过手机就能操控无人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2025年4月21日,共享无人机吸引市民前来体验。近日,云南省昆明市首批共享无人机在月牙潭公园投放。

    2025-04-22 17:08:00
  • 山阳县南宽坪镇:聚力发展特色产业 壮大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山阳县南宽坪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取五项举措,聚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坚持因地制宜。南宽坪镇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抢抓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茶创小镇”创建历史机遇,围绕茶旅融合,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当地传统特色产业,让游客来该镇“赏万亩茶园,住茶海民宿,观

    2025-04-22 14:56:00
  • 灵川:传统养殖业被注入“智慧基因”

    干净、敞亮、科技感十足的鸡舍。阳海翔 摄工人在选蛋。 阳海翔 摄技术人员在察看鸡舍情况。 阳海翔 摄近日,记者走进桂林红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鸡舍,恒温定湿的“空调房”内,6层的标准化笼架整齐排列,蛋鸡享用着精准配比的“营养套餐”。与传统养殖场景不同,这里看不见工人肩扛饲料的忙碌身影,只需将玉米

    2025-04-21 13:59:00
  • 中国第23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前往当地村庄开展人道医疗援助

    近日,中国第23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医护人员在任务区库雷拉村开展义诊活动,为当地村民提供免费诊疗服务。在医疗资源长期匮乏的任务区,中国维和军医以实际行动践行人道主义使命,赢得当地民众广泛赞誉。在当天的义诊现场,官兵们来到巡诊医疗点,为37名村民进行系统检查、疾病诊治和健康咨询,针对具体病症发放80余盒

    2025-04-20 21:46:00
  • 万树梨花激活乡村文旅“三步曲” ——乐都区下寨村梨文化活动现场见闻

    人比花娇。古装打卡。开幕式现场。本报记者 陈 俊 通讯员 王桂萍 摄本报记者 陈 俊 通讯员 王桂萍四月的春风拂过湟水河谷,悄然唤醒沉睡一冬的万物。此时,海东市乐都区碾伯街道下寨村的千亩梨园鲜花怒放,花香扑鼻。4月19日,“周末放松·去趟海东”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乐都下寨第八届梨文化活动正式开幕,在繁

    2025-04-20 05:43:00
  • 大连千年古树复壮记:守护岁月的“活化石”

    中新网大连4月18日电 题:大连千年古树复壮记:守护岁月的“活化石”记者 杨毅在辽东半岛的层峦叠嶂中,一株穿越唐风宋雨的银杏古树正书写新的生命篇章。这棵矗立在大连安波街道金鸡村1400年的“活化石”,如今在科技赋能与人文守护的双重加持下,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生命复苏。近日,记者跟随大连市自然资源局组

    2025-04-18 11:26:00
  • “幸福感言”里的生活新景象 ——“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⑦

    更尕夫妇煮好了奶茶。本报记者 余晖 摄本报记者 余 晖 程宦宁通讯员 达哇东周4月17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上拉秀乡布罗村村民更尕夫妻俩又起了个大早,煮好香气四溢的奶茶,两口子顾不上先喝一口,望着女儿怀里的小孙子逗乐起来,今年1月底,小孙子的到来,给老两口的生活又增添了许多快乐和甜蜜。加上小孙子,

    2025-04-18 0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