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贷款 费用 公司 车辆 企业 银行 万元 自己的 可能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灵川:传统养殖业被注入“智慧基因”

干净、敞亮、科技感十足的鸡舍。阳海翔 摄

工人在选蛋。 阳海翔 摄

技术人员在察看鸡舍情况。 阳海翔 摄

近日,记者走进桂林红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鸡舍,恒温定湿的“空调房”内,6层的标准化笼架整齐排列,蛋鸡享用着精准配比的“营养套餐”。

与传统养殖场景不同,这里看不见工人肩扛饲料的忙碌身影,只需将玉米、豆粕等饲料倒入储料仓,启动配料设备。随着一条条传送带的转动,所有环节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每天的饲料喂养只需一两个人就能轻松完成。“以前每天要提上百桶饲料,腰都直不起来。现在按个按钮就能完成投喂,几万只鸡我一个人就能完全照看。”饲养员黄师傅擦拭着自动化控制面板感慨说道。

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浪潮中,灵川县定江镇法源村上演产业“智”变——桂林红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全自动化蛋鸡养殖基地,22.5万羽蛋鸡住“智能公寓”,从投喂到分拣全程“无人值守”,以数据链串起生态循环链,为传统养殖业注入“智慧基因”。

在鸡蛋分拣车间,记者看到,只需启动拣蛋系统,鸡舍内的鸡蛋就能从传输带上运送到分拣车间。工人们在整洁的车间内将鸡蛋进行分类、装托、称重、装箱,这些成品鸡蛋就可销往柳州、南宁、深圳等地及周边市场。

“这套设备每小时可分选3万枚鸡蛋,破损率低于0.01%,效率是人工的3倍。”公司技术负责人覃元俊算了一笔账:现在可以年产鸡蛋4000吨、有机肥2000吨,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而用工量比传统模式减少70%。

“我们采用的生物灯光,根据不同鸡日龄自动调节光照强度,同时采用先进的环控系统,根据室外温度不同,自动调节通风量,让鸡舍内部环境达到最优,有效提升产蛋率和产蛋质量。”桂林红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覃元俊介绍,2023年,公司投资1800万元建设智能化蛋鸡场,3栋现代化鸡舍与分选室拔地而起,22.5万羽蛋鸡住进了“恒温公寓”——自动投料机精准配送“营养餐”,智能环控系统实时调节温湿度,鸡蛋通过传送带直达分选车间,鸡粪经罐式高温益生菌发酵后“变身”有机肥,全程近乎“零接触人工”。

“智慧农业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通过数据赋能实现绿色循环。”桂林红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表示,智能化改造不仅破解了养殖用地和粪污处理难题,更通过“林下养鸡+智能蛋鸡+有机肥反哺果园”的模式,形成生态闭环。

从山林散养的“桂花鸡”到全自动化的“智慧鸡场”,红冠农业以科技之力书写着现代农业的“加速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这样的创新实践正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奔赴更加可感可及。

“从山林散养到智慧鸡场,我们走的是科技赋能的路子。”陈军表示,用智能设备替代传统人力,把养殖污染变成生态资源,既守住绿水青山,又提升产业效益,“接下来我们还要扩大规模,带动更多农户搭上智慧农业的快车,让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近年来,灵川县大力推动智慧农业发展,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从种到收的全流程监控与管理。从智能灌溉系统精准调控农田水量,到无人机巡查农作物生长状况,科技元素已深度融入灵川县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据统计,灵川县累计建成设施果蔬21万亩、规模养殖场209家,2024年设施农业产值完成55.39亿元,预计2025年总产值将达到59亿元。

“我们鼓励更多农业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灵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陶庆刚表示,未来,灵川县将推动智慧农业覆盖更广领域,提升全县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来源: 桂林日报

相关文章
  • 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 奋力开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新局面

    4月28日,聚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现场会在铜梁区举行。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找准“三农”工作新定位新方向,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以改革

    2025-04-29 07:04:00
  • 无人机一条龙服务!惠阳镇隆荔枝将 “坐飞机”下山

      惠阳区镇隆镇长龙村山林间,漫山遍野的荔枝树陆续挂果。日前,惠州市臻荔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两名“飞手”操控着两台大疆农业植保无人机,在空中有序穿梭,为荔枝树进行防虫、杀菌作业。从灌药调试到起飞喷洒,两人一上午便完成了约130亩荔枝林的消杀。这不仅为荔枝的保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提升荔枝品质注入了强

    2025-04-28 10:15:00
  • 日均节省电费上千元 太钢装备部实施智慧能耗优化

    本报讯 4月25日从太钢获悉,太钢装备部持续推进设备智慧化转型。去年以来与上海宝信软件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成功实施了“AI+绿色化”的智慧能耗优化项目。如今,单台除尘风机平均能耗降低24.8%,日均节省电费约上千元,年减碳量达1286吨,相当于340辆燃油车停驶一年。项目以“AIoT(人工智能物联

    2025-04-26 18:06:00
  • 共享无人机亮相昆明 市民扫码体验

    2025年4月21日,市民体验共享无人机。近日,云南省昆明市首批共享无人机在月牙潭公园投放。市民扫描机柜上的二维码即可完成租赁流程,通过手机就能操控无人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2025年4月21日,共享无人机吸引市民前来体验。近日,云南省昆明市首批共享无人机在月牙潭公园投放。

    2025-04-22 17:08:00
  • 泌阳县:做强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驻马店网讯(记者 方 祥)近日,在泌阳县马谷田镇河南村的一片果园里,种植户余中德正手持修枝剪,动作娴熟地剪着桃树的枝条,一边剪一边向记者介绍:“新芽和老芽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只有保留健壮的枝条,果树才能多结果。”近年来,河南村以创建“五星”支部为抓手,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至目前,

    2025-04-22 16:00:00
  • 灵川:传统养殖业被注入“智慧基因”

    干净、敞亮、科技感十足的鸡舍。阳海翔 摄工人在选蛋。 阳海翔 摄技术人员在察看鸡舍情况。 阳海翔 摄近日,记者走进桂林红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智能鸡舍,恒温定湿的“空调房”内,6层的标准化笼架整齐排列,蛋鸡享用着精准配比的“营养套餐”。与传统养殖场景不同,这里看不见工人肩扛饲料的忙碌身影,只需将玉米

    2025-04-21 13:59:00
  • 一季度粮油生产开局稳、“菜篮子”供给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国新办近日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的基础在巩固、进的态势在延续,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健开局。粮油生产开局较好。“紧盯实现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目标,环

    2025-04-20 07:54:00
  • “幸福感言”里的生活新景象 ——“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⑦

    更尕夫妇煮好了奶茶。本报记者 余晖 摄本报记者 余 晖 程宦宁通讯员 达哇东周4月17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上拉秀乡布罗村村民更尕夫妻俩又起了个大早,煮好香气四溢的奶茶,两口子顾不上先喝一口,望着女儿怀里的小孙子逗乐起来,今年1月底,小孙子的到来,给老两口的生活又增添了许多快乐和甜蜜。加上小孙子,

    2025-04-18 0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