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贷款 费用 公司 企业 车辆 万元 银行 自己的 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按套路出牌,撬动商业新模式

新华网财经观察|不按套路出牌 撬动商业新模式

在传统商业面临同质化困境的当下,“不按套路出牌”正成为撬动商业创新的一把钥匙。上海蟠龙天地将商圈融入古桥流水,吉林省长春“这有山”把30米高的室内山体变成消费动线……“非标商业”项目正加速崛起。


“非标商业”并非新鲜事物。回溯过往,北京798由废弃工厂转型为艺术车间,上海田子坊将弄堂小店编织成文艺地标,这些早期实践已为非标商业埋下种子。2020年前后,“非标商业”一词频繁出现在行业报告与媒体视野中。如今,依托社区、集市、公园乃至古建筑而生的商业空间,凭借 “松弛感”“小众”“个性”等标签,在社交平台掀起打卡热潮,成为年轻群体的消费新宠。


为什么年轻人会爱上这些“商业异类”?它们又能火多久?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多个特色非标商业体。


2025年5月2日,消费者在北京朝阳区一家商场的特色集市内购物。新华网记者 闫雨昕 摄

1


从“千店一面”到“一店千面”


非标商业中的“非标”二字,首先表现在线下空间上的突破。


上海蟠龙天地脱胎于拥有1400余年历史的古镇,它把现代的开放式商业融于古镇之中,消费者喝着咖啡看流水潺潺,在青石板路、老石桥边,享受独特的城市“微度假”体验。


2024年12月,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中的沉浸式主体街区“玩美的一天”。受访对象供图

在浙江省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一场 “科技穿越” 正在上演。这里曾是华东最大的信息产业集散地之一,如今,人们通过 VR、AR 技术“穿越”至敦煌、唐朝等场景,让国潮古风与谷子商店、智能潮玩产生奇妙碰撞。


走进长春的“这有山”商业综合体,消费者会有自己不是在逛商场而是在“爬山”的错觉。消费者拾级而上,沿途分布着按4:3:3配比的沉浸式主题街区、餐饮店面与零售空间。日均3万人次的打卡量,使其成为东北地区现象级消费地标。


图为长春“这有山”文旅小镇。受访对象供图

美团数据显示,带地域文化标签的商业体,复购率比普通商场高38%。


与传统购物中心标准化模式形成鲜明对比,非标商业呈现出“一店千面”的特征。“它不是一种新‘标准’,而是不可复制的个体表达。”一位品牌主理人这样描述眼中的非标商业。


“新的商业形态更好逛了。”24岁的学生李昊同表示,非标商业里的店铺更有意思。“摊主会跟你聊天,感觉比商场里的店铺更有人情味。”李昊同说。


除了“新体验”和“交互感”,不少人冲着非标商业的美学鉴赏力和艺术气息而来。来自杭州的朱晓莉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她观察称,“非标商业里有咖啡店、植物店、Live House,户外属性更强,美学设计感更丰富,总能淘到出乎意料的东西和品牌。”


2025年5月2日,消费者在北京朝阳区一家商场的公共区域中休息。新华网记者 闫雨昕 摄

咖啡主理人王梦雅注意到,其门店所在的杭州天目里,客群的“细分需求”远超传统商场:“宠物友好设施、开放式外摆、无压力服务,这些细节构成了年轻人愿意反复打卡的理由。”


开在成都Cosmo的“出逃赤岗西”是一家主营服装的独立设计师品牌,负责人麦高告诉记者,非标商业拥有大量互动空间,天然契合消费者对沉浸式体验的需求。这些空间并非单纯陈列商品的场所,而是给消费者提供“情绪空间”。他说,通过举办网红达人活动或者主题促销,与消费者深度互动,每次可使销售额平均提升30%-50%,热度能持续1-2个月。


业内人士称,非标商业的本质是“去场化”,消除物理空间限制的同时,消解消费者对商品推销的抵触心理,创造自然而然的停留需求。


实体商业的“留量”密码,往往藏在看似低效的“非必要消费”中。“传统商业卖商品,我们卖体验;传统消费是需求驱动,我们是创造需求。”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品宣部副经理翁剑武说。


2


为何热衷做“非标”?


记者观察发现,为保持消费者新鲜感,非标商业普遍有着高频次的内容更新:成都Cosmo每月1-2场主题活动,长春“这有山”年调铺率(商业项目中进行店铺调整的数量占总店铺数量的比例)达40%。同时,项目方更注重定制化运营,采用“一店一策”招商模式,品牌入驻需经历从外立面到空间规划等多轮方案反复打磨。


为什么非标商业运维成本高、玩儿法难度大,仍有大量从业者愿意投入其中?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4年5月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提出,2024年,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4.2%,其中沉浸式体验、非遗手作等新型消费场景增速超20%。


“一方面,千篇一律的盒子商场难以捕捉年轻人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非标商业为‘体验消费’提供了生长土壤。”成都此地CyPARK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消彼长之间,构成了商业地产格局的变迁。


盈利模式的多元化也是重要驱动力。翁剑武以文三街为例对记者分析,除基础租金外,街区还会通过活动售票、研学业务、商务接待等增值服务与商家分成。这种“固定内容+流动内容”的合理搭配,可有效兼顾一个项目的话题度与转化率,这也被认为是商业地产盈利的未来趋势。


2025年3月15日,在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的文三科技研学活动上,学生正在与机器人握手。受访对象供图

此外,“非标商业”多建于城市更新的浪潮中,“非标商业”也可盘活存量空间。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层面持续发力:2024年11月,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引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动百货、购物中心、社区商业等多业态迎来全方位改造契机;2023年印发的《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鼓励开展综合区域整体焕新、商业商务活力再造“六大行动”;2025年4月初,北京市商务局发布通知,对全市商场、商街、商圈品质提升项目给与最高500万元的项目补助。


2025年3月16日,静安首发品牌馆亮相上海张园。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记者还观察到,首发经济的兴起与非标商业相辅相成。从实践来看,首店、首展、首秀等近年来大量落地“非标商业”。


以北京为例,截至2024年12月,THE BOX朝外A馆已引进首店超40家,达成5亿元消费额。在上海,张园西区开放后,成功引入30家高能级首店,商业载体出租率超70%。在成都,麓湖CPI自开业以来,引入品牌西南或成都首店占比超80%,其中某女装线下首店平均月坪效(每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销售额或经营效益)达7000-7500元。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首店品牌往往需要营造独特空间、氛围来强化品质感和新鲜感,非标商业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从市场数据来看,非标商业赛道正日益拥挤。商业房地产服务与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数据显示,2023年,仅成都就新增14个非标商业项目,供应量达49万平方米,首次超越传统商业。2024年预计还将新增55万平方米。


3


长效运营何解?


尽管人气火爆,非标商业的可持续性仍面临挑战。


常逛京西商圈的游女士感觉,部分商区动线设计不合理,消费者无法自然路过所有商铺,“绕路式”体验差到只想赶紧离开,更别提好好消费了。


“我不会一直为表面噱头停留、买单。”消费者唐女士直言,商区里的松弛感不是种几棵绿植、放几个艺术装置、拼凑一些流行词汇就能实现的。


“不是所有创意都值得一个夸张的价格。”热衷于逛各种新消费场景的陈女士在北京西郊的一家非标商业说,区域内许多店铺看似个性十足,实则产品普通,价格却是同类商品的数倍,怪不得有网友开玩笑说非标商业有自己的“汇率”。


在行业人士看来,非标商业要锚定“人”的需求坐标,精准定位客群。“商业策划是商业项目落地最为关键的第一步。”杭州一直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兼设计总监谢天认为,尤其要充分调查、综合考量周边人口密度、年龄分布、消费水平等信息。“若这一步有缺陷,即便设计出色,之后的运营也会充满不确定性。”谢天说。


2025年1月,在杭州天目里,人们正在感受“指尖造物”集市带来的乐趣。受访对象供图

杭州天目里负责人认为,“非标商业”更加需要“明确定位属性”,招引商家的品牌调性要“同频”,如年轻化的商业项目,就应将目光紧紧锁定95后、00后,做好IP经济、社群活动等;主打运动的主题公园,则可以通过开发细分运动,吸引更广泛的运动爱好者。当然,也要严格把控产品品质、装修陈列、服务水准、营销传播等。


选址同样关键。“并非处处都具备适合非标商业生长的土壤。”谢天认为,老旧街区、工业厂房、城市公园景区等“因地制宜”的公共空间都是非标商业的理想载体。“这类改造的核心,是将建筑肌理、地理标识、承载城市记忆的文化符号等‘不可复制的空间基因’,转化为差异化商业竞争力。”


2025年1月1日,人们在成都天府新区麓湖CPI项目内游览。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成都麓湖CPI相关负责人则认为,做好非标商业的关键在于运营团队,以及因团队而迸发出的策略和做法。“品牌都十分愿意跟着成熟、有经验的商管团队走。”仲量联行中国区零售地产及消费研究负责人朱建辉指出,商管团队要有长期合作的品牌资源库,还要有能力整合品牌资源,甚至孵化新兴品牌。


“即便我们不做也会有人去做。”在成都Cosmo招商负责人巫天晴看来,非标商业的吸引力在于有趣、创新、有意义。“非标商业仍处于成长与探索阶段,与其说是一种形态上的自我革新,不如说是商业地产迭代的必经之路——它为创新品牌提供舞台,为城市更新注入活力,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选择。”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文章
  • 打造“首发南京”IP!对首店最高补贴20万元,对商业载体最高补贴200万元

    来源:【紫金山新闻】记者今天获悉,近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首发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提升内核、壮大外延、营造环境等三个层面制定了15条措施打造“首发南京”IP,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若干措施》提出,支持首店、首秀等首发活动项目开展,对符合条件

    2025-05-12 20:09:00
  • 不按套路出牌,撬动商业新模式

    新华网财经观察|不按套路出牌 撬动商业新模式在传统商业面临同质化困境的当下,“不按套路出牌”正成为撬动商业创新的一把钥匙。上海蟠龙天地将商圈融入古桥流水,吉林省长春“这有山”把30米高的室内山体变成消费动线……“非标商业”项目正加速崛起。“非标商业”并非新鲜事物。回溯过往,北京798由废弃工厂转型为

    2025-05-12 17:14:00
  • 龙湖1-4月销售220.8亿元,五一期间实景红盘持续热销

    5月9日,龙湖集团公布2025年4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公告。公告显示,2025年1-4月,龙湖集团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220.8亿元,合同销售面积160.3万平方米。同期,龙湖集团实现经营性收入87.6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2.0%。其中运营业务收入约47.3亿元(不含税),服务业务收入约40.3亿元

    2025-05-12 16:55:00
  • 全国每十粒鲍鱼苗,有六粒来自福建东山!

    眼下,东山1600多家鲍鱼养殖场迎来出苗的丰收季。东山县鲍鱼养殖基地如漂浮在海上的“粮仓” (资料图片)在东山县陈城镇旺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起苗。翡翠色指甲盖大小的鲍鱼苗附满了育苗砖,工人手持特制刀具将附着在育苗砖上的鲍鱼苗剥离。厂门口,货车早早在此排队等候,准备第一时间将鲍鱼苗运往连江

    2025-05-12 07:34:00
  • 租金单价、业绩预期到扩募 华润商业REIT业绩会谈了什么

    观点网2024年是基础设施消费REITs的开局之年,从目前已经发布财报的基金来看,消费REITs业绩表现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不同REIT增长幅度差异较大。其中,华夏华润商业REIT四季度业绩略有下滑,但全年收益整体达标。数据显示,从基金合并层面看,华夏华润商业REIT实现收入6.42亿元,完成了经年

    2025-05-12 00:12:00
  • 阳泰生物科技 大豆全产业链项目瞄向“亿元大单品”

    阳泰(黑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一角。王蕾摄□王蕾 本报记者 董新英日前,走进阳泰(黑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大豆全产业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复工生产火热进行。据介绍,项目将重点建设三个单体工程,C1分离蛋白车间,现已完成主体工程量的60%;C2低温豆粕仓库,完成基础工程;C3豆饼粉车间,主

    2025-05-11 10:19:00
  • 第十四届四川茶博会成都市茶产业建圈强链推介会举行

    5月9日,由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第十四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成都市茶产业建圈强链推介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举行。本次推介会旨在进一步推动成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优质茶产业企业产销合作。活动以“1+3”的形式开展,集中展示了市域内特色优质茶叶品牌,搭建茶企与采购商、电商平台、渠道商的精准

    2025-05-10 15:33:00
  • 田径、足球、舞蹈……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版“奥运会”项目大揭秘!

    世界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和国家速滑馆开赛,分为硬核竞技的主体赛事与趣味互动的外围赛事。主题赛事项目中,田径赛场将上演“百米机械冲刺”、足球场将见证“绿茵精准对决”、舞蹈区将解锁“未来机械舞步”,更有物料搬运、药品分拣等实用技能大比拼;外围赛事项目中,羽毛球、乒乓球、

    2025-05-09 1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