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沂蒙精神代代传︱擎旗奋进绘华章——临沂市传承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综述

在临沂客户端讯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引领人昂扬向上,感召人发愤图强,激励人勇毅前行,蕴藏着创造历史伟业的澎湃势能。

沂蒙精神是临沂乃至山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7月1日,《山东省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省级法规,标志着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站在新的起点。

赓续精神,薪火相传。在逐梦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发展航道上,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重塑“党群同心”关系为主线,系统推进全环境弘扬践行沂蒙精神工作,凝聚起更强劲、更高昂、更饱满的精神能量和实践能量,奋力谱写临沂现代化强市新篇章。

(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研究、弘扬与践行沂蒙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弘扬和践行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革命精神重要诞生地资源优势,始终把挖掘、阐释、弘扬、践行沂蒙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不断推动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系统化、立体化、多样化,努力打造新时代沂蒙精神的理论研究高地、人才集聚培养高地、红色基因宣传高地、学术交流推广高地。

“沂蒙精神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一特有的精神形态,是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激活的精神源泉,为党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如何应对严峻考验、化解独有难题、永葆青春活力提供了具有永久启迪意义的宝贵答案。”2023年8月,在山东社科论坛2023——沂蒙精神赋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研讨会上,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包心鉴这样解析沂蒙精神。通过举办理论研讨会、学术研讨会、文化论坛等方式,我市不断深化沂蒙精神理论研究,拓展研究领域、提升研究高度。

近年来,我市先后举办或承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理论研讨会、“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与新时代党群关系理论研讨会、“山东社科论坛2022·新时代沂蒙精神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红色文化论坛、沂蒙精神论坛等。截至2023年,共形成理论研究成果530余篇,立项“沂蒙精神研究”省社科课题20余项、市社科课题324项;刊发市委主要领导署名理论文章13篇。其中,依托泰山学者专家,推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沂蒙精神》等高质量研究成果。

深入挖掘和研究沂蒙精神,为推动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广泛践行提供了理论支撑。2024年,我市参与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会工作,配合制定《沂蒙精神研究推进工程(2024-2030年)》具体工作计划。

管长远、最有力的保护传承,是将其上升为法律。2025年,我市积极配合省里开展《山东省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条例》立法研究,该条例已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二)

沂蒙精神映照着党的初心使命、诠释着党的性质宗旨,是滋养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不但要普及传播,更要推动伟大精神“走出去”。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重返前方……”

7月5日晚,临沂奥体公园体育馆,“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盛大开唱。刀郎重新编曲演绎《沂蒙山小调》《沂蒙颂》等沂蒙红色民歌,将民间音乐元素与历史叙事、革命故事相融合,引发现场万人合唱,也感动着场外千万歌迷。刀郎也将这些歌曲带到了济南、上海、杭州、武汉……

刀郎与沂蒙、沂蒙精神的深刻共鸣,打造了承载、展示沂蒙精神的红色新经典,无疑是弘扬沂蒙精神的“意外之喜”。

通过聚焦沂蒙红色文化主题创作,临沂实施红色文艺精品创作行动,举办“沂河之夜”小戏小剧展演活动,拍摄红色电影《大突围》《沂蒙山小调》《红嫂》等,创编临沂版民族歌剧《沂蒙山》,艺术化、形象化、网络化呈现沂蒙精神。其中,《沂蒙山》在全国巡演70余场、观众达10万余人次,社会反响热烈。

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临沂主动出击,广泛开展“沂蒙精神万里行”“沂蒙精神百校行”等活动,并依托北京、上海等沂蒙精神展馆,开展红色文化交流互鉴,坚持“走出去”深化沂蒙印记,让沂蒙精神在全国各地播下火种。

今年1月,“沂蒙新红嫂”于爱梅来到祖国的西北边陲,看望守护国家安宁的子弟兵,宣讲感人至深的沂蒙精神;5月28日,由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宣讲活动走进北京大学,沂蒙精神主题宣讲引发热潮。

“临沂的红色革命故事、历史文化底蕴、现代化城市建设等,都深深感染了我。沂蒙精神应该根植于新时代青年的内心深处、付诸实际行动。”北大学子刘健生说出了青年一代对沂蒙精神的认同。

2024年,“沂蒙精神万里行”活动先后走进北京、上海等10多个城市,宣讲沂蒙精神50余场次;“沂蒙精神百校行”先后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6所高校开展宣讲活动80余场次。今年上半年,以“沂蒙精神代代传”宣讲品牌为统领,推动沂蒙精神走出去,走进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福建宁德海军基地、西藏日喀则等地。截至目前,全国大学生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队累计宣讲10600余场次,服务对象104万人次。

对内,在沂蒙精神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等“六进”活动中,全市各类学校积极开展专题宣讲、讲故事比赛和红色研学等累计8000多场;开展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星火阅读”行动等系列活动,组建近400支红色宣讲队伍,培养2600余名优秀红色讲解员。

深化沂蒙精神文旅融合,是我市近年来宣传推介的突破口。今年“五一”假期,沉浸式体验抗战项目《跟着团长打县城》爆火,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媒体广泛关注,成为国内热点。据统计,全市红色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万余人,间接就业人数10万余人。

(三)

沂蒙精神是“党心为民”和“民心向党”的双向奔赴。

临沂市委、市政府深入组织开展弘扬践行沂蒙精神活动,把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工作标尺,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从沂蒙精神中汲取实干的力量、奋进的动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重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

2024年12月30日,我市举行“沂蒙发布厅——临沂市优秀沂蒙精神践行者”发布仪式,“时代楷模”王传喜、“沂蒙新红嫂”于爱梅等100人荣登榜单。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临沂人民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践行沂蒙精神的积极性。

当前,沂蒙精神已深深扎根沂蒙大地和广大沂蒙儿女心中,践行沂蒙精神已成为全市人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批批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涌现,成为新时期践行沂蒙精神的典型示范。

“我刚到西墙峪村的时候,全村只有一条水泥路,还不到三米宽。后来,通过研读、宣讲沂蒙精神,我从中汲取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劲动力,坚定了在村里做好红色研学、文旅产业的发展思路。”沂水县西墙峪村90后党支部书记王成成说。

在王成成的带领下,西墙峪村保护运用好红色资源,打造了西墙峪红色记忆馆,将红色研学活动与乡村旅游“串联”起来,开发了更多的文旅项目,切实增加村民收入。截至目前,西墙峪村累计接待各类学员及游客30多万人次,村集体收入由不足10万元增加到3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间增加了2.8万元。

群众是践行沂蒙精神的主体。我市积极动员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续写“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时代新篇。

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堡垒村。80多年来,钢八连救朱村的红色故事代代相传,成为沂蒙精神生生不息的真实写照。每年春节,朱村各家各户的头碗饺子都会先祭奠英烈,延续至今。

“朱村依托丰富红色资源,积极扩建了沂蒙支前馆、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等红色阵地。”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介绍。临沭县借助朱村的红色优势,推动现代农业、旅居度假、红色研学等产业深度融合,让村里有了产业、村民鼓起腰包,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精神力量,绵延不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新时代、新征程,临沂正把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相结合,踔厉奋发、踵事增华,全力推动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用拼搏和实干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珊珊

编辑:张海燕

相关文章
  • 沂蒙精神代代传︱擎旗奋进绘华章——临沂市传承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综述

    在临沂客户端讯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引领人昂扬向上,感召人发愤图强,激励人勇毅前行,蕴藏着创造历史伟业的澎湃势能。沂蒙精神是临沂乃至山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7月1日,《山东省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省级法规,标志着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站在新的起点。赓续精神,

    2025-07-13 01:29:00
  • 临沂市邮储银行沂水县支行党支部开展党建主题活动

    鲁网7月12日讯 7月1日,临沂市邮储银行沂水县支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沂水县诸葛镇,开展“踏寻红色足迹 勇担金融使命”党建主题活动,以红色之行筑牢信念根基,以使命担当赋能金融服务。活动中,党员们怀揣着崇敬之心,首先奔赴第一书记挂职村——诸葛镇会仙院村。踏入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老党员们的身影成为最

    2025-07-12 09:48:00
  • 六尺巷的当代启示: 从历史典故看“让”的处世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远不止于繁复的仪式或规范,它更是一种深植于民族精神的处世哲学。孔子所言“不学礼,无以立”,深刻揭示了“礼”的双重价值:既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基石,亦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结晶。六尺巷:化解矛盾的和谐智慧在安徽桐城西南,一条长百米、宽两米的寻常巷陌,因一则始于康熙年间的佳话而闻名

    2025-07-09 12:57:00
  • 东皋沂评 | 临沂全民反诈:守护百姓钱袋子的高效实践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山东全民反诈宣传正如一场及时雨,而临沂市在这场反诈行动中,以其独特的实际做法,成为了全民反诈的典范,为守护百姓钱袋子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临沂是一座人口众多的城市,诈骗案件曾一度高发,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临沂市政府没

    2025-07-08 08:54:00
  • “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

    “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成立104年,执政75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书写了气壮山河的恢宏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5-06-29 19:59:00
  • 涉及全市!临沂通知!入户调查!

    2025年临沂市继续在全市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涉及12县区及高新区、沂河新区)旨在掌握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6月-8月调查员将会佩戴工作牌开展入户调查工作如果您被选中参加调查请支持配合!什么是健康素养?为什么要开展调查?怎么配合调查?一起来看↓↓↓什么是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

    2025-06-26 09: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