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蒙山沂水间的母爱三重奏——厉彦林:母亲活在时光里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3日讯 近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新出版的散文集《母爱情深》新书分享会在莒南新华书店举行,书中字里行间满是对母亲的深切思念。透过作者厉彦林的讲述,我们得以窥见一部耗时十年的作品背后,那份跨越生死的母子情深,以及他对母爱最虔诚的礼赞。

母爱需要“慢炖”

2015年,母亲祁为菊的离世将厉彦林推入人生至暗时刻,即便妻子陪他辗转多地散心,眼前晃动的始终是母亲生前的模样。

“那时候觉得不写点什么,心里的坎过不去。”厉彦林说,最初在电脑上敲下的文字,更像是情绪的宣泄。从那时起,每年母亲祭日前后,他都会写下一段文字,仿佛与母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文字后来汇成《十年祭》等篇目,字里行间反复出现的“娘在我心目中神一样”,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最深的感恩与敬仰。

为了让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厉彦林动员20多位家人、亲友共同回忆母亲的模样。妹妹笔下母亲冒雨送伞的细节,堂弟记忆里母亲分给他窝窝头的温暖……这些碎片化的片段拼凑出一个立体的母亲:会在艰难时落泪,却从不在孩子面前低头;识字不多,却懂得“读书能改命”的朴素道理。

“快餐文化讲究‘速成’,但母爱需要‘慢炖’。”厉彦林坦言,写书的这十年间并非没有动摇,尤其是看到身边人追逐热点、快速出书时,也曾追问自己是否值得。但每当想起母亲油灯下陪他读书,冒雨在责任田里收庄稼的坚韧,便觉得这点等待微不足道。他说:“这本书不是写给市场的,是写给我娘的,也是写给所有在岁月里默默扛事的母亲的。慢一点,沉淀一下情感,才能对得起那份厚重。”

平凡生命里的神圣光芒

“写生死千别那一章节时,我在书房哭到浑身发抖。”谈及创作中最动情的片段,厉彦林的声音陡然低沉。书中记录着母亲临终前的场景:弥留之际,老人已说不出话,却死死攥着他的手,眼神里满是牵挂。直到他凑到母亲耳边说:“娘,放心吧,我会好好活”,那双手才缓缓松开。

“我总以为还有时间尽孝,却忘了娘等不起。”厉彦林坦言那段记忆像扎在心头的刺,每次触碰都鲜血淋漓。这些带着体温的细节,让《母爱情深》的字里行间都浸着泪水。

厉彦林说,他曾有幸采访过多位当时健在的沂蒙红嫂、胶东乳娘和“戈壁母亲”,他一直被这几个母亲群体感动着。她们和自己的母亲一样,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博大的胸怀和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爱的重量。

“母亲是平凡的,但母爱是神圣的,它能在绝境里开出花来。”厉彦林感慨道,正是这种平凡与神圣的交织,构成了他写作的动力。他笔下的母亲,不是被神化的符号,而是会累、会痛、会伤心、会弯腰的普通人,但正是这份真实,让母爱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从个体记忆到精神家园

翻开《母爱情深》,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叙事架构:从对生身母亲祁为菊的个体记忆,延伸到沂蒙红嫂、戈壁母亲等群体形象,最终升华为对大地母亲与祖国母亲的礼赞。这种“三重母爱”的叙事,打破了传统亲情散文的局限,构建起一个更大的情感世界。

“人人都有三根‘生命脐带’。”厉彦林这样解释运用这种创作架构的初衷,“生身母亲给了我们肉体,大地母亲给了我们衣食,祖国母亲给了我们尊严,少了哪一根都不行。”他的老家在沂蒙山区,母亲常说“人不能忘本”,这里的“本”,既指生养自己的父母,也指脚下的土地。小时候,母亲带他种地时总会念叨:“地是活的,你对它好,它就给你长粮食。”这句朴素的话,成了他书写“大地母亲”的起点。

“从个体到群体的跨越,源于一次偶然的史料搜集。”建党70周年时,厉彦林自觉创作散文《沂蒙红嫂》,第一次系统了解到那些“用乳汁救伤员、用肩膀架桥梁”的女性故事。“沂蒙红嫂们用‘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奉献,诠释了‘家国同构’的深刻内涵。”

“现在年轻人常说‘身份认同’,其实认祖归宗、热爱故土、心系家国,就是最根本的认同。”厉彦林认为,碎片化的时代里,人们容易迷失方向,而“三重母爱”的叙事,正是想提醒读者:无论走多远,都别忘了出发的地方。

如果娘能看见这本书,她肯定会埋怨:“‘你又不听话,又熬夜,又费脑子’。” 厉彦林眼里闪着泪光,深情地说:“所有的母亲都活在时光里,只要我们记着,她们就永远不会离开。”

作家简介:厉彦林,莒南人,当代作家。著有《灼热乡情》《享受春雨》《春天住在我的村庄》《赤脚走在田野上》《地气》《齐风淄火》等十余部作品。140余篇(次)入选各种各类语文、思想品德教材和教辅,40多篇作为中高考和公务员、教师考录试题。曾获齐鲁文学奖、冰心散文奖、长征文艺奖、《人民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作品被译为英、法、阿、日、泰文等,《沂蒙壮歌》被改编成电影。

闪电新闻记者 刘庆威 报道

相关文章
  • 蒙山沂水间的母爱三重奏——厉彦林:母亲活在时光里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3日讯 近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新出版的散文集《母爱情深》新书分享会在莒南新华书店举行,书中字里行间满是对母亲的深切思念。透过作者厉彦林的讲述,我们得以窥见一部耗时十年的作品背后,那份跨越生死的母子情深,以及他对母爱最虔诚的礼赞。母爱需要“慢炖”2015年,母亲祁为菊的离世将厉彦

    2025-07-23 14:36:00
  • 沂蒙精神代代传︱擎旗奋进绘华章——临沂市传承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综述

    在临沂客户端讯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引领人昂扬向上,感召人发愤图强,激励人勇毅前行,蕴藏着创造历史伟业的澎湃势能。沂蒙精神是临沂乃至山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7月1日,《山东省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省级法规,标志着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站在新的起点。赓续精神,

    2025-07-13 01:29:00
  • 山东教育者手记|王慧:班级“活龙”蜕变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张晓文 策划整理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那些触动到你的瞬间。(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文|山东省潍坊

    2025-07-10 14:35:00
  • 刘楚昕《泥潭》已售30万册,听听第一批读者的阅读感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涛如果给2025上半年最受关注的文学作品拉一张清单,青年作家刘楚昕的《泥潭》一定名列其中。今年5月,刘楚昕在第二届漓江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手捧奖杯,讲述了自己与初恋的一段深情往事,迅速引发全网共鸣。6月12日起,《泥潭》在当当网预售,不到一个月,销售已超过30万册。今天,有不少读

    2025-07-01 17:23:00
  • 左小青回忆父爱圆梦《大众电影》,《不再退缩》定档

    今天,电影《不再退缩》举行定档发布,影片由金鸡奖获奖导演齐星执导、编剧,潘斌龙、侯佳音、左小青领衔主演,徐佳、赵麒、李韩邦妍主演。《不再退缩》中,潘斌龙饰演一心为孩子谋一条出路的父亲刘中华,他克服重重困难发现并挖掘小女儿刘星榆身上的运动天赋,以永不放弃的精神,坚持十几年治愈女儿的跛足,鼓励女儿勇敢走

    2025-06-16 07:21:00
  • 红色临沂圈粉全国旅行商,现场哼起《沂蒙山小调》。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5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李境涛 实习记者 苗田)红色临沂圈粉全国旅行商,现场哼起《沂蒙山小调》。

    2025-06-15 14:12:00
  • “棒棒”冉光辉的儿子,今年高考!

    2010年,冉光辉牵着3岁的儿子冉俊超。许康平 摄还记得他们吗?15年前一位父亲肩扛一大麻袋货物手牵幼子的照片火遍全网“肩上扛着家庭手中牵着未来”无数网友被这张照片感动也记住了这对父子2024年,镜头前并肩而立的少年和父亲。许康平 摄如今照片里的孩子已长得跟父亲一样高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了高考考场只

    2025-06-08 10:35:00
  • 刚刚!2025辽宁高考作文出炉,题目是……

    今天(6月7日)是2025年高考的第一天沈阳4万余名考生执笔为剑,逐梦考场一大早考生们陆续到达考点充满期待的夏天正酝酿着惊喜那些为理想奋斗的日子终将会闪闪发光这场考试不仅是知识的检验更是意志的淬炼挥洒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你的“装备”拼搏的每一个日夜都是你的底气坚持到今天的你值得所有掌声冲吧,追光的少年刚

    2025-06-07 1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