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江苏合成生物产业现状如何?多地布局专业园区抢抓风口

转自:上观新闻

“合成生物学共享实验室一天起租”“挑菌仪的‘效率革命’,从手工到AI的跨越”,会场出入口的立式海报,内容抓人眼球;1万平方米展区内,参展方近百家,既有省内及北上广深等地的企业,也有南京生物医药谷、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广东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等园区,人们三五成群在展位前、过道中交谈;同步举行的六个分论坛上,观众不时举起手机,拍下演讲者的分享内容……3月31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在南京江北新区见识到“2025第三届合成生物学产业博览会”的热度。

去年、今年连续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生物制造已经成为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之后,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又一个重要抓手。合成生物技术是生物制造的核心驱动力,2023年11月江苏确定的十大成长型未来产业中就包括合成生物产业。江苏合成生物产业现状如何?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进行了调研。

新兴赛道,引得企业争相进入

3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常州市新北区的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在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十几块展板介绍入驻企业及其技术、产品,展出用菠萝渣、咖啡渣做成的生物基皮革拎包、添加生物方法所制甜味剂的饮料、经过基因编辑获得更高蛋白质含量的玉米种子等实物。在该公司建设的中试平台,工作人员查看电脑上的监测数据后,调试发酵罐上的蒸汽压力阀门。“罐子里在灭菌。灭菌之后再放入新的菌种,开始新一轮繁殖。”带领记者参观的工作人员周浩说,“这里的11组发酵罐,小的500升,大的2万升,可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正在使用该中试平台的昊禾生物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去年6月开始搭建生产线、10月投产、年底即有产品销往美国,创下令人称道的发展速度。同一个园区, 常州峪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00平方米厂房内,百吨级生产线正在调试。常州峪兰生物总经理张大桥介绍:“这里是上海智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首个生产基地,力争上半年投产。我们用‘AI+酶催化’的方式,制造高端食品添加剂香兰素。”

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苏州引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从事中间体和原料药、人类营养原料、动物营养原料生产,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苏州工业园区。公司CEO谢新开曾在美国合成生物企业工作,后于2015年创办引航生物。10年来,该公司完成D轮融资,研制出十几个合成生物技术产品。谢新开说,合成生物技术不仅带来更加绿色环保的生产过程,而且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赢得市场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告诉记者,合成生物学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启“造物”新时代的前沿科学。如今,合成生物技术在医疗健康、食品、农业、消费品等领域应用,在国内形成四处开花、蓬勃发展的产业态势,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闯荡江湖”。

的确,这条新兴赛道上,既有引航生物这样年研发投入超过4000万元的成熟企业,也有不少“90后”甚至“00后”创办的初设公司。在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孵化的江苏华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去年5月才成立,以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微生物色素为发展方向。十来个年轻人一方面利用科技园内的设备开展试验、优化技术,另一方面与制造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洽谈,寻找合作伙伴。公司创始人朱文俊信心满满:“非常看好合成生物产业的前景。”

布局园区,促进产业集聚成势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不断加码。江苏多地规划、建设合成生物产业园,全力促进产业集聚成势。

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占地130亩,由常州市、常州市新北区及南京师范大学共建,2023年10月正式开园。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最早的入驻者,也是园区运维方之一。黄和笑道:“当时选了园区最靠大门的楼,当门卫来了!”经过多方努力,一期22栋楼中,如今仅有一栋楼尚在客户选择阶段,其他的都在“门卫”见证下逐渐填满,集聚起脂禾生物、昊禾生物、赛桥生物等60多个、总投资规模120亿元的优质项目。马路对面,二期七栋楼预计5月交付。

据常州市新北区科技局统计,至去年底全区共有61家合成生物企业,产值达80.52亿元。3月25日,“强链扩群、强基向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行活动——合成生物产业服务专场在新北区举办。现场签约10个重点项目,涉及蛋白合成、生物材料、环保装备等细分领域,签约金额超过30亿元。作为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合成生物)主承载区,新北区在合成生物产业集聚上又迈了一大步。

2023年,常州在省内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定下到2027年全市合成生物产业产值过千亿元的目标。该市现有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西太湖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等三个合成生物专业园区。今年的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合成生物“一城三园”建设,转化落地更多科技成果和人才项目。

去年,无锡出台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并将合成生物列为当地“465”产业集群的未来产业之一。记者从无锡市科技局获悉,去年全市合成生物规上企业20家,营收38.9亿元,同比增长12.2%。无锡也在加快建设专业园区,如无锡高新区的无锡合成生物产业园预计今年竣工,无锡锡山合成生物产业园已交付使用,滨湖区的峰影合成生物装备产业园启动建设,宜兴市在规划建设康美合成生物产业园。这几个园区各有重点、错位发展、有序竞争。

行稳致远,既夯基础也破障碍

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合成生物产业处于快速追赶阶段,相关源头创新技术多来源于高校、科研院所,已形成深圳、上海、天津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加强创新策源,方能实现产业引领。江苏正着力打造合成生物产业的创新策源地。江苏省三大基础科学中心之一、2023年底成立的江苏省合成生物基础研究中心,为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江南大学共建,由应汉杰、黄和、陈坚等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

人才关系合成生物产业的未来。南京师范大学申报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时,黄和亲自上场答辩。作为全国第三家、长三角首家开设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迎来首批合成生物学本科生。“江苏要把合成生物产业做大,既要筑巢引凤,也要施肥养苗,也就是培养人才。”黄和对学生寄予厚望,“目前,合成生物博士生缺乏,我们就从本科生抓起,把本科生当成硕士生培养,把硕士生当成博士生培养,让他们成为合成生物领域的创新人才。”

不久前,《苏州工业园区加快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对外发布。苏州工业园区将重点聚焦生物医药、食品、生物基材料、生物制造设备等方向,强化产业源头技术创新,支持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苏州)及高校院所加大力度布局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重点突破生物制造核心使能技术、产业关键技术、重大颠覆性技术和国产替代技术。

合成生物技术向终端产品延伸,培育更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各方需形成合力,尽快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张大桥告诉记者,该公司的酶法香兰素产品已取得美国相关认证,可进入美国市场,但还无法在国内销售。原来,在现行国家标准中,食品添加剂类别的香兰素,是基于传统原料和化工工艺,未包含合成生物技术工艺,而该公司的香兰素产品,以食品阿魏酸为底物,采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对照现行国家标准,无法在国内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

记者获悉,3月25日在新北区举行的合成生物产业服务专场,专门收集了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由工信、发改、科技、卫健和生态环境等多个省级部门对接,帮助协调解决。张大桥反映了企业的诉求,希望有关部门推动相关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的修订。

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加快技术攻坚、标准规范制定、应用场景挖掘,风口上的合成生物产业将“合成”更多惊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冠英 程晓琳 文/摄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多地出台政策举措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十一部门共同出台《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广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聚焦广州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强化政策合力,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生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能。    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

    2025-07-11 09:55:00
  • 基层“智”理在深圳|废水处理费“断崖”暴跌96%!深圳AI“环保哨兵”秒揪污染源

    7月7日,当记者踏入深圳横岗街道中联展园区南方数字创新产业基地,一场由AI驱动的环保治理变革,正悄然改变着这里企业与居民的日常。在园区“一般工业固废、小废水集中收集站”,环保管家技术专员汪师傅指着智能监控系统,向记者揭开AI赋能环保的神秘面纱。“过去排查环保问题,得挨个企业跑、人工盯数据,现在AI系

    2025-07-11 09:18:00
  • 王夔先生逝世

    编辑 | 余晖北京大学药学院今日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教育家、无党派代表人士、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王夔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6日21时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王夔先生1928年5月7日生于天津。1949年本科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52年参加工作,在北京医学院药学

    2025-07-08 00:23:00
  • 拆解一架飞机 回收率超90%

    工作人员正在拆解飞机。 本报资料图片仲夏时节,蓉城大地处处生机勃发。来到双流区广牧路599号,门口的巨大标识“Airbus”格外醒目,提示着行人,这里是空客(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该项目2022年签约落地成都,仅用14个月便实现项目竣工投运,填补了中国航空产业链末端空白领域。“今年预计有20

    2025-07-03 09:36:00
  • 苏州启动人才政策千企培训活动 聚焦“伯乐”有深义

    为提升人才政策触达率、知晓率、兑现率,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红利,6月27日,苏州市委人才办启动人才政策千企培训活动。首场培训活动邀请的是300多名重点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参加。作为“人才神经末梢”的企业HR们被视为城市的“伯乐”,他们在人才识别和引进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此次,苏州启动人才政策千企培

    2025-06-28 10:22:00
  • 智慧园区门禁管理破局:贝锐花生壳内网穿透实现多区实时管控

    在智慧园区的日常运营中,门禁管理系统承担着保障人员安全、规范出入流程以及提升管理效率的职责。由于门禁系统涉及大量的人员信息和出入记录等敏感个人信息数据,本地部署方式成为了最佳选择。但是,对于规模较大、拥有多个出入口或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园区来说,使得管理人员难以实时监控和管理各个门禁点的运行状态。面对这

    2025-06-27 18:05:00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主动求变乘时代之风 产教融合育未来之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此为科技之风;我国正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此为时代之风;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创新热土,正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此为变革之风……八方来风,漫卷浮云,职业教育该以何种姿态站在风口?与其闻风而逃,不如乘风而上!在科教融汇、产教融

    2025-06-26 09:34:00
  • 到2027年黄金资源量增长5%-10%

    工信部网站6月23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矿山安监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国内增储上产。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2025-06-24 1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