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五毒月,全年“最毒”的30天!不是蛇虫之毒,而是这3种毒!

老辈人说的 “五毒月”,指农历五月。古人发现此时毒蛇、蜈蚣、蝎子、癞蛤蟆、壁虎等毒虫活跃,加之天气湿热如蒸笼,病菌繁殖迅猛,瘟疫易爆发,故有 “五月到,百病闹” 的说法。

从中医角度看,五月属午月,五行属火,阳气虽旺却外浮于体表,体内反成 “虚室”,病邪易趁虚而入。此时若贪凉吃冰、剧烈运动或熬夜,无异于给身体 “捅刀子”,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更易找上门。

五毒月最需警惕的 “三毒”

1、水液流失,津液亏虚

暑热逼汗,若不及时补水,易致津液亏虚。轻则心烦燥热,重则诱发心脑血管问题。

对策

少量多次喝温水,口干时喝米汤更养人;忌熬夜,因熬夜会加速津液消耗;饮食避开烧烤、火锅,多吃瓜果蔬菜。

2、寒凉入体,伤脾损胃

阳气外浮时,脾胃虚弱。冰镇饮料、空调低温易致脾胃虚寒,引发腹泻、炎症甚至妇科问题。

对策

拒绝冰品,常温饮食最佳;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睡觉时盖好腹部;多喝热汤热茶暖脾胃。

3、肠胃积热,便秘上火

湿热交加易致体内 “垃圾堆积”,表现为长痘、口臭、便秘、嗓子疼。

对策

可以吃冬瓜、绿豆等清热利湿食物,让毒素顺利排出。

五毒月养生

1、中草药祛毒辟邪

阴历五月阳气极盛,湿热重,这种气候条件人易生病,加上蚊虫苍蝇滋生,瘟疫也容易流行。

对策

人们最常用的是艾草。中医认为艾草能避风寒湿邪,防瘴疟毒气,能预防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可在堂屋、床头处挂上艾草,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

此外,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有很好的保健疗效,可以预防疾病。

将菖蒲、生艾叶、佩兰等香草混合,煎水洗澡,可以预防皮肤病。

2、养生药茶除烦化积

01|玫瑰薄荷茶:

玫瑰花3克,薄荷3克,代茶饮。二药皆有疏肝理气的功效,一温一凉,相得益彰。适用于情绪抑郁不舒,胸胁满闷不适者。

02|健胃消食茶:

焦山楂5克,炒麦芽6克,红参2克,代茶饮。有健脾和胃、消食的作用。适用于胃纳欠佳,消化不良者。

03|清热祛暑茶:

乌梅1枚,金银花3克,荷叶2克,山楂3克,冰糖适量。可以清热去暑、生津止渴。

04|降火明目茶:

枸杞子3克,菊花5克。沸水泡,代茶饮,可根据口味适量加入冰糖。有清肝泻火、养肝明目的作用。

3

艾灸养阳保健康

艾灸方法多样,温和灸、隔姜灸、艾灸盒灸、督灸、脐灸、竹盐灸等。

艾灸督脉(督灸)振奋全身阳气驱寒湿之邪;

艾灸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复溜穴等可以祛痰湿之邪;

艾灸血海、委中等有活血化瘀等作用。

常用艾灸保健的穴位有:足三里、神阙穴、关元穴、气海、中脘等穴位。

对于初次尝试艾灸的人,不妨先到正规医院针灸科,经过医生的指导,准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穴位施灸。

相关文章
  • 今日小暑,暑湿渐盛的日子里,一起跟中医专家学养生

    节气今日,我们迎来小暑节气。此时虽然暑气尚未达到极致,但高温高湿的天气,仍易使人出现食欲不振等脾胃症状,还会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急躁焦虑等“情绪中暑”症状。中国中医【时节养生·中医同行】栏目邀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朝晖介绍小暑节气的养生诀窍。防病养生篇小暑节气处于夏季中后期,气候

    2025-07-07 10:53:00
  • 北方也有“回南天”?近期天气为何又湿又热

    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不少北方的小伙伴感受到有如南方般的潮湿后感叹:饼干软了,衣服也馊了,莫不是北方也有“回南天”?北京也是受此次高温高湿天气影响的典型地区之一。数据显示,7月3日夜间到4日白天,华北地区相对湿度均达到85%以上,北京7月3日相对湿度甚至短暂达到了100%。北方地区天气为什

    2025-07-07 09:33:00
  • 太原市中医医院专家:夏至后暑热为盛 护心养阳正当时

      本报讯 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太原市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韩娟表示,夏至起,是养护阳气的最好时节,也是“冬病夏治”开始的关键节点。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时间。”韩娟表示,晚睡,一般建议不晚于23时至次日1时;早起,一般建议5时至7时为宜。夏

    2025-06-22 06:50:00
  • 山海交响:珠遵协作绘就共富画卷

    “珠遵新茶饮”入选“2025我喜爱的中国品牌案例”,在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发布;协作共建的湄潭—凤冈“百里茶香”乡村振兴特色带被列为贵州省唯一的市级特色带;在横琴开设吉他展示馆,开辟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输出阵地,推动吉他臻品“出山入海”;“遵义号”珠遵班列实现对开,增强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遵”经济圈

    2025-06-18 18:42:00
  • 五毒月,全年“最毒”的30天!不是蛇虫之毒,而是这3种毒!

    老辈人说的 “五毒月”,指农历五月。古人发现此时毒蛇、蜈蚣、蝎子、癞蛤蟆、壁虎等毒虫活跃,加之天气湿热如蒸笼,病菌繁殖迅猛,瘟疫易爆发,故有 “五月到,百病闹” 的说法。从中医角度看,五月属午月,五行属火,阳气虽旺却外浮于体表,体内反成 “虚室”,病邪易趁虚而入。此时若贪凉吃冰、剧烈运动或熬夜,无异

    2025-06-10 08:43:00
  • “祛湿名方”红豆薏米水有多大功效?中医:用对才行

    受访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 谭 超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单祺雯入夏后,很多人会有头昏体沉、乏力倦怠、睡不醒的症状,这可能是湿气过重的表现。作为食疗祛湿的“扛把子”,红豆薏米水在养生人士心中知名度颇高。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谭超接

    2025-05-23 13:45:00
  • 收藏!立夏后南北方地区这样食养→

    立夏过后,阳气升腾,暑热渐盛。万物焕发生机与活力。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南北方气候迥异,北方气温骤升且干燥少雨,易生燥热;南方则已较炎热,湿热弥漫,雨水频密,易酿湿浊。根据这一差异,北方的食养应以“清、润”为主,南方则以“养、利”为主。@健康中国

    2025-05-10 06:30:00
  • 旅游、躺平、狂吃?你的“五一”休假模式,决定你的养生对策!

    “五一”小长假已经进入第二天。有人居家“葛优躺”,也有人在旅途中大快朵颐……不同的模式下,怎样做到科学养生?针对不同的假期模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符佳给出了有针对性的专业养生建议。行出游者的养生之道,“玩得嗨又不伤身”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旅行前一周需保证充足的睡

    2025-05-02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