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林亦嘉 文/图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来自深圳市宝安区的陆志强、杨仕丽被授予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会上,394人受到表彰,包括354名广东省劳动模范、40名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同时,还表彰了97个广东省先进集体。其中来自深圳市宝安区的邓兰基、张少飞、张宝辉被授予2025年“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

陆志强:专注小齿轮,转动新时代

陆志强,现任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擅长高精密塑胶零件的设计技术,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他先后获得国家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以及202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18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陆志强同志擅长高精密塑胶零件的设计技术,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可生产齿形精度0.003MM高精密注塑齿轮模具,其主导的《面向智能装备的微型传动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解决了全屏手机升降摄像头模组中齿轮制造的稳定性、自动化生产和自动化全检等问题,使微小精密粉末注塑齿轮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推动公司实现精细齿轮的微米级制造。微型传动系统成套技术与产业化经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其中可靠性和高质高效制造技术居国际前列。陆志强给团队定了一个硬性要求:“产品不能做得比同行差。两个公司的产品放在一起,要让客户认得出兆威产品的质感。”他们会努力成为行业标杆,让客户像认可国外高端品牌一样认可兆威。
杨仕丽:平凡塑造伟大,坚毅成就不凡

杨仕丽,现任职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焊生产部E2生产组拉长。曾获2020年“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
从灶台到流水线,这位曾经的农村全职妈妈在2017年春天迎来人生蝶变。当她扎起长发走进欣旺达车间时,眸中闪烁的不仅是农村人特有的质朴勤恳,更有一簇渴望成长的星火。
流水线的轰鸣声里,她像海绵般吸收着知识的甘霖。从产品工艺到精益管理,从安全生产到团队建设,每场培训都化作浇灌成长的春雨。别人午休时她在研读操作手册,下班后仍对着设备参数反复琢磨。这份执着的求知欲如同破土新芽,在三年时光里悄然长成亭亭乔木——2020年,她佩戴上拉长工牌的那一刻,流水线折射的光影在她肩头织就荣耀的绶带。
更令人动容的是她手心的温度。独创的“匠人孵化”模式让产线涌动勃勃生机:老员工手把手的传承像汩汩暖流,浇灌出二十余位多能工的春色满园;她为每个潜力新人定制的成长地图,让标准化作业手册绽放出个性化的芬芳。那些经她雕琢的年轻脸庞,终将成为照亮车间的璀璨星群。
邓兰基: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初心点亮社区

邓兰基,现任职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安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曾获2024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先后获评2021年深圳市垃圾分类百分百行动百分书记、2020年度宝安区交通安全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兰基同志扎根基层达33年之久,在社区服务与治理方面屡创佳绩。他因地制宜且用心付出,率先在全市建造了面积最大的户外母婴室,在全区建起首个花园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重要阵地;创立了“安乐夜话”“党员惠民小屋”“社区基金会”等惠民服务品牌,“红色力量引领绿色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与“未诉先办”工作机制,也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不仅如此,他还与时俱进、智勇双全,探索出定向音响、共享头盔、智慧养老、移动哨兵、无人机巡查救援、电动自行车光伏储能充电站、小散工程巡检卫士等一系列智慧化项目。这些项目是解决民生诉求、化解居民矛盾的鲜活实例,让居民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兰基同志也因此被广大居民赞誉为“用智慧点亮和谐幸福生活的社区好书记”。
张少飞:专利立言彰智造,双色问道越重洋

张少飞,现任职森骏卓越精密智造(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该同志曾获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首届百名卓越模具工匠、宝安大工匠、深圳模具技术学会授予“年度荣誉模具工匠”,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深圳百优工匠和深圳卓越工匠、深圳市十佳读书成才职工等荣誉称号。
张少飞同志1993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模具事业30多年,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创新,共发表论文14篇,获得国家专利43项,出版双色模具著作1本,先后在广州、深圳、东莞、湖南工学院等地进行技术分享,积极推广分享双色物料注塑成型技术,曾多次代表公司出访国外客户进行技术交流,为国内模具走出国门不断努力。先后带领团队人员共完成2000多套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产值达8亿以上。同时积极组织和带领单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和参加技术创新大赛,在省市区各级五小创新赛中获奖,先后培养出一批优秀模具人才。
张宝辉:以创新为刃破国产材料之光

张宝辉,现任职深圳市骏鼎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作为材料研发领域的实践者,张宝辉深耕特种高分子材料行业十四年,从基层工程师逐步成长为研发团队领军人。他带领团队从最初的5人小组发展为80余人的专业研发队伍,通过系统化人才培养机制与技术创新双轨并行策略,塑造出兼具专业实力与创新活力的技术团队。
面对国际高性能保护材料的技术垄断,张宝辉始终坚守“技术自主化、产品高端化”的研发理念。其主导及参与的4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累计获得3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成功实现多款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特别是在复合防护材料领域,其团队研发的新型解决方案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使国产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在研发管理实践中,他创新性地建立“需求牵引+技术储备”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深度对接市场需求,主导开发出系列化创新产品,助力企业产品线拓展;另一方面布局前瞻性技术研究,在纳米改性、智能材料等前沿领域形成技术储备。其主持研发的环保型防护材料已通过国际权威认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
从业至今,张宝辉始终秉持“材料强则制造强”的产业信念。在他的办公室墙上,“让中国防护材料站上世界舞台”的标语与专利证书相映生辉,见证着这位材料工程师从技术突破到产业报国的实践之路。如今,他正带领团队向着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深度研发迈进,持续为中国智造注入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