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美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液流电池隔膜研发,华理“膜”法师团队取得新突破

在新能源储能的关键领域——液流电池中,一种核心膜材料长期被国外高价含氟膜垄断,不仅成本高昂,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永久性”含氟污染物(PFAS)更对环境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如今,这一困局被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师生团队打破。这支“膜法师”团队成功研发出新一代高性能非氟多孔离子传导膜,不仅性能优于国际主流产品,且成本低至进口膜售价的1/16,更从源头上杜绝了氟污染。更令人振奋的是,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膜材料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年产5万平方米),成功应用于全钒、全铁等多种液流电池体系。

2019年上映的电影《黑水》中,全氟辛酸(PFOA)污染致癌的真实事件让许多人开始关注氟污染问题,团队成员段瑞丹同学正是其中之一。众所周知,液流电池中广泛使用的全氟磺酸膜(如Nafion膜)正是“永久污染物”的来源之一。选择读研方向时,段瑞丹了解到徐至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非氟分子筛膜的研究,并已有多项阶段性成果。“这也许能减少氟污染?”好奇的种子在那一刻悄然生根。

我国离子膜行业长期面临“卡脖子”问题——不仅材料依赖进口,成本高昂,技术也存在高传导性与高选择性难以兼得的瓶颈。带着环保信念与技术追求,许多像段瑞丹一样的青年加入徐至教授团队,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集结成“膜法师”战队,致力于开发国产高性能非氟膜。

在徐至教授与庄林洲副教授的指导下,学生团队进行了实验设计、材料制备和性能测试等大量工作。为了寻找材料性能的最优解,团队成员不断查阅文献、设计实验,仅配方调整就进行了500余次,性能测试超过2000次。在反复的实验中,团队发现成膜过程中溶剂挥发产生的微小剪切力会“拉扯”膜内的分子筛纳米片。之后,团队通过对温度、风速等参数进行调控,巧妙地利用这种剪切力使分子筛有序排列,如同为质子修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极大地缩短了传导路径。

第一片直径40毫米的非氟分子筛膜样品成功制备,测试结果显示,这种新型非氟多孔膜的导电性能是商业Nafion膜的2.7倍,而对活性物质的渗透率降低近一半,并具备出色的稳定性与机械强度,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无氟环保”的突破。

将实验室中的样品放大到工业化生产,是团队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徐至教授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在实验室的小规模制备中,很多影响因素可以被忽略。但在工业化的连续生产中,纳米材料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沉降和团聚,导致膜的厚度、孔结构和填料分布不均匀,会严重影响产品性能。”

团队没有气馁,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深入研究了分子筛纳米片在聚合物基膜中的受力情况,开发了“恒风速变温”连续化生产新工艺。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温度分布方式,团队坚守在生产车间,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捕捉到毫米级温差带,并据此优化温度控制方案。经过5个多月,600余次参数调试,3000余次性能测试,他们终于成功制备出工业规格(650 mm宽幅)的非氟多孔膜,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跨越。

目前,非氟多孔膜已在上海电气储能、武汉巨安储能、江苏诚翔新能源等多家企业开展应用测试,在全钒、全铁等液流电池中表现优异,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原标题:《聚焦液流电池隔膜研发,华理“膜”法师团队取得新突破》

栏目编辑:王蔚 图片来源:东华大学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张炯强

相关文章
  • 聚焦液流电池隔膜研发,华理“膜”法师团队取得新突破

    在新能源储能的关键领域——液流电池中,一种核心膜材料长期被国外高价含氟膜垄断,不仅成本高昂,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永久性”含氟污染物(PFAS)更对环境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如今,这一困局被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师生团队打破。这支“膜法师”团队成功研发出新一代高性能非氟多孔离子传导膜,不仅性能

    2025-07-26 08:37:00
  • 马东铁项目云顶隧道顺利贯通

    来源:【人民网】7月12日在马来西亚彭亨州,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云顶隧道贯通仪式现场。中交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供图人民网曼谷7月12日电 (记者刘慧)12日,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马东铁)项目云顶隧道正式贯通,标志着该项目全线41条隧道全部贯通。项目业主马来西亚铁路衔接

    2025-07-14 15:16:00
  • 方大炭素创新团队斩获省技术成果二等奖

    “这是方大人自主创新的又一项重要成果!”7月8日上午,在方大炭素会展中心,方大集团副总裁、方大炭素董事长马卓亲手将甘肃省冶金机械建材行业职工技术成果二等奖证书颁发给全国劳模张平香创新团队,并现场颁发奖金。这项《石墨电极成型自动化挤压系统改进优化及应用》技术成果,是继获得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

    2025-07-14 11:22:00
  • 【重走西北角】从北大实验室到大西北:新型稀土发光材料照亮产业创新之路

    当一束紫外光打在那不起眼的淡白色粉末上,明亮的红光瞬间迸发。在兰州睿尔思新材料有限公司里,这一幕成为这家企业最生动的技术宣言。这束红光的背后,是一场持续十余年的科研征途,一个从北大实验室走向西北戈壁的产业传奇。卫慧波展示睿尔思研发的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 应文一/摄北大实验室的“灵光乍现”,破解稀土

    2025-07-13 10:52:00
  • 2025全国主流融媒湖北高校行探访武汉职业技术大学

    6月24日下午,2025全国主流融媒湖北高校行走进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来自全国3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通过实地探访发现:该院以培养智能制造领域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在个性化培养、技术技能“英才”培养方面形成鲜明特色。破技术之壁,产教融合育英才“攻克‘卡脖子’技术,就是最好的产教融合教

    2025-06-27 11:01:00
  • 韦东奕连听3天讲座,这位女教授该有多厉害?

    6月19日,34岁年轻教授王虹继续在北京大学开数学讲座,现场依旧座无虚席。北大数院研究员韦东奕再次现身教室第一排认真听讲,这是他连续三天参加该讲座。19日上午,北大数院硕士研究生小陈同学告诉记者,她当天也参加了王虹老师的讲座,现场有许多外国同学也来旁听,还有学生在课间为王虹老师献花。记者注意到,在小

    2025-06-20 20:26:00
  • 理论培训筑牢基础 实战演练检验效能——陕西安康汉滨区一院急诊内科开展专科护理培训

    为全面提高急诊护士的专业素养、应急处理能力和心理素质,塑造一支技术精湛、反应敏捷的护理团队。近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急诊内科成功举办了一期专科护理培训,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参加。培训采用了“理论学习+实战演练+综合考核”三位一体的教学培训模式,通过系统化、实战化的学习与演练,推动护理团队综合水平

    2025-06-17 11:37:00
  • “全球南方与东南亚”会议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成功举行:共探发展合作与知识自主之路

    2025年6月10日至12日,“全球南方与东南亚”学术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印度尼西亚大学德波克校区成功举行。会议由印度尼西亚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旨在推动全球南方国家知识界之间的深入对话,探讨全球格

    2025-06-12 17: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