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中国 银行 美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潮晋韵呈锦绣 当打之年正青春 青年演员折子戏专场演出启动

《绽放·当打之年》青年演员折子戏专场系列演出6月14日晚在太原市晋剧艺术中心开启,连演7天10场,助力青年戏曲人才成长,推动戏曲艺术传承发展,聚力将太原打造成“国潮戏曲之都”和“演艺之都”。

系列演出由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太原市戏剧家协会、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主办,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下属各团承办,将被打造为晋剧艺术中心的常设性品牌项目,定期与观众见面。

此次折子戏专场演出,聚焦青年力量,演员均为18岁至45岁的优秀青年戏曲人才,一批功底扎实、朝气蓬勃的“当打之年”的演员们,通过一系列经典折子戏选段,在舞台上用四功五法展示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演出促进剧种交流,在立足晋剧的同时,蒲剧、豫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河北梆子等不同剧种的优秀青年演员同台竞演,特邀蒲剧梁静、河北梆子孙娜两位梅花奖演员,通过不同剧种间的对话与碰撞,丰富舞台呈现,深化戏曲文化的互学互鉴。

此次演出巧妙融合民乐、舞蹈等跨界艺术形式,配套开展艺术研讨会、“看大戏·游太原”主题线路等活动,推动“戏曲+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太原作为戏曲重镇的全国影响力,为“国潮戏曲之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绽放·当打之年》青年演员折子戏专场系列演出,从6月14日持续至6月20日,10场表演让众多优秀青年演员在“当打”舞台上崭露头角,以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对角色的深刻诠释,展现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以此次演出为契机,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将继续通过专场演出、艺术培训、名师传帮带等方式,孵化青年戏曲人才,持续打造彰显时代特色的新创剧目。(记者 陈辛华 文/摄)


来源:太原晚报

相关文章
  • 外资企业“山西行”在太原举行 唐登杰卢东亮与任鸿斌进行工作交流

       8月21日至22日,外资企业“山西行”在太原举行,省政府与中国贸促会召开政企对话会暨投资恳谈会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间,省委书记唐登杰,省委副书记、省长卢东亮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一行进行工作交流。省领导胡立杰、汤志平出席相关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贸促会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国贸促会

    2025-08-23 11:43:00
  • 太原市现有执业医师2.6万余人 本科以上学历占七成

    全市现有执业医师2.6万余人本科以上学历占七成 35岁至44岁医师是主力军  本报讯 8月16日,市卫健委发布消息,截至今年6月,全市执业(助理)医师人数2630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9142人,占34.75%,大学本科10656人,占40.51%。35岁至44岁医师是主力军。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

    2025-08-17 07:09:00
  • “孔雀”飞进高校!为湛江师生点赞!

    【来源:湛江日报】7月23日第十一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喜报传来!湛江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师生在7月21日的展演上双双斩获国家级奖项:谢宏伟同学以原创作品《锦瑟》夺“钢琴艺术指导学生民族声乐组”铜孔雀杯(全国排名第十三)!陈妍霏老师凭借精湛演绎《格桑梅朵》获“钢琴艺术指导教师民族声乐组

    2025-07-24 23:08:00
  • 知名演员更名后首次发文,热搜沸了!

    7月18日,演员、歌手肖战微博账号从原名称“X玖少年团肖战DAYTOY”变更为“肖战”,实现个人账号标识的彻底独立。目前该昵称已生效,原ID关联信息全部迁移至新账号。7月19日,@肖战更名后首发博文“ 上班,下班。 ”并配图四张,向网友寄来明信片,“肖战更名后首发博”冲上热搜。有网友注意到,中国内地

    2025-07-20 19:38:00
  • 华语乐坛最大的问题在哪?

    文|音乐先声说到华语乐坛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个更底层的问题经常被忽略:在连最基本的“让音乐活下去”的生态条件都没有提供,怎么要求理想主义?我不是在说多大的利益追求,而是非常现实的事:最起码,把那些愿意认真做流行音乐的人,他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把他们买设备、录音、演出本身的基础开支覆盖了,再去谈“风格化

    2025-07-07 11:06:00
  • V观财报|新里程董事长林杨林被留置并立案调查

    中新经纬7月6日电 新里程6日公告,收到公司董事长林杨林家属的通知,公司董事长林杨林被太原市小店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公司确认董事长林杨林近期无法履职,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未被要求协助调查。新里程表示,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公司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董事许铭桂在董事长林杨林

    2025-07-06 16:49:00
  • 鱼拓师:鲜鱼为笔 跃然纸上

    在南昌市万寿宫非遗匠心馆里,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鱼拓代表性传承人姜昌贵专注地俯身在一方案台前,手持颜料,为鱼披上一件色彩渐变的“外衣”。随后,他取来宣纸覆盖鱼身,轻轻按压拓印,一条栩栩如生的红鲤鱼便“跃”然纸上。鱼拓,这门源自宋代的古老技艺,以鲜鱼为“笔”,经过清洗、定模、上色等10余道工序,融

    2025-07-04 1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