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人最大的缺憾是看不见事物。毫无疑问,他们无法享受绘画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的视觉效果。可是,我最近在广州目睹了盲人欣赏绘画的动人场景。美术馆在展出的巨幅名画前,对应复制一块有高有低、有曲有直的塑料板。盲人抚摸着塑料板就可以知道眼睛、耳朵、肩膀、双手在哪里,同时也会领悟出这眼睛、耳朵、肩膀、双手与普通眼睛、耳朵、肩膀、双手的不同之处,感受到艺术家勾勒出的绚丽色彩。有人称其为“无视觉艺术”,还有人称其为“盲人板画”。

展览馆展出的原画和供盲人触摸的板画(左)
余知也晚。由于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展览方式,顿时感觉眼睛一亮,犹如看到雨后的彩虹,怦然心动,感慨万千。美术馆怎么会想得如此周到?

展览馆展出的原画和供盲人触摸的板画(下)
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是不是高质量发展,主要不是看社会精英有没有获得感,而是要看弱势群体有没有幸福感。时刻把弱势群体放在心上的人,才是真的爱人民、真的讲公平。弱势群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多种多样的,有生理上的弱势,有经济上的弱势,也有政治上的弱势。这就要求我们对弱势群体从多角度、多侧面关怀,要细致到让盲人能够观画那样无微不至。
原标题:《邓伟志:盲人摸画,赞一个!》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许云倩 题图来源:题图为供盲人触摸的板画 图片来源:照片由作者提供
来源:作者:邓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