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贷款 公司 费用 企业 车辆 万元 银行 自己的 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每一次决策中成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一个重要决定,心里各种纠结,各种担忧涌上心头,结果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

两位英国作家劳伦斯·艾莉森与尼尔·肖特兰在其著作《怎样决定大事》中指出,这应归咎于阻碍决策的“大反派”——恐惧、拖延和回避。它们就像3只“小怪兽”,挡在我们通往正确决策的道路上。

在作者看来,人类经济史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一部决策进化史。从工业革命时期企业家对蒸汽机投资的孤注一掷,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监管者的迟疑与误判,决策始终在风险与收益的钢丝上摇摆。书中将这一幕幕犹疑、摇摆、左右为难统称为“决策惰性陷阱”,即因恐惧失去选择不作为,了解“决策惰性陷阱”的形成机制以及应对办法,在当前全球经济高波动、低增长的语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作者的分析,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人类的决策并非纯粹的理性计算过程,而是经验、情感与情境的复杂博弈。书中以军事决策为镜,指出战场指挥官面对信息迷雾时,依赖的并非完美计划,而是“最不坏决策”的勇气。这一观点与经济学中的“有限理性理论”不谋而合。

如何作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在纠结中虚度光阴?作者给出了STAR思考框架,分别对应:情境(Scenario)、时机(Timing)、假设(Assumption)和修正(Revision)。

首先,要拥有情境意识,即要判定已经发生了什么,然后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并据此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为什么许多资深消防员在面临火情时会在一瞬间作出判断?因为他们见过的火情特别多,经验已经丰富到可以形成直觉的地步,这才可以迅速依靠经验作出决定,马上行动。这个道理对每个人都适用,尤其是对于尚未获得足够经验的年轻人而言,养成深度学习、观察的习惯,并努力将自己代入到情境之中“参与决策”,会是一种不错的自我训练方法。

其次,要重视时机把控。书中举了一个反面案例:在某上市公司收购案中,首席执行官因在尽职调查阶段过度追求“100%确定性”,导致错失了3个小时黄金报价窗口,最终被竞争对手以高出5%的溢价抢走标的。针对此类情况,作者提出可以借鉴狐步舞“慢—快”节奏法则进行时间窗口管理:前期要以审慎姿态深入调研,克制决策冲动,力求构建充分的信息基础;进入执行阶段则须迅速行动,此时若再花费过多时间搜集信息,则可能触发边际效益递减。

再次,要对各种假设进行系统梳理。很多时候我们只会看到自己愿意看到的东西,选择性地忽略了其他信息和可能性。书中将这种现象称为“认知闭合”,并认为现实中大部分糟糕的商业决策其实踩中的都是这个坑,因而这也是“决策者的头号杀手”,需要尤其引起重视。

最后,要具备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决策的韧性。中国文化非常推崇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正是作者给出的最后一条建议。由于生活中很少存在完美信息,大部分决策都要在“灰度域”中作出,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几乎是必然的。因而,在遇到挫折时保持定力、坚守初心尤为重要。

此外,作者还指出,要善用工具帮助决策,而在当今时代的语境下,这个工具主要指的就是人工智能(AI)。之所以将AI定性为工具,而不是“代理决策者”,是因为AI虽然能生成无数基于效率最优的解决方案,却永远无法回答一个根本性命题:我们究竟应该为何种主张支付什么样的决策成本。尤其是当我们身处某些交织着道德悖论、情感张力与价值冲突的特定场景中,算法输出的从来不是答案,而只是评估解决方案的维度。

《怎样决定大事》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正确决策的方法论,更在于唤醒决策者的主体性。当全球经济步入高波动的新常态,当AI既解构又重构决策权力时,唯有融合理性框架与价值自觉,方能在变革浪潮中锚定航向。

恰如书中所言,“没有决定是完美的,但每一次决定都是成长的契机”——这或许是对当今时代最深刻的经济隐喻。(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孙昌岳)

相关文章
  • 从每一次决策中成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一个重要决定,心里各种纠结,各种担忧涌上心头,结果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两位英国作家劳伦斯·艾莉森与尼尔·肖特兰在其著作《怎样决定大事》中指出,这应归咎于阻碍决策的“大反派”——恐惧、拖延和回避。它们就像3只“小怪兽”,挡在我们通往正确决策的道路上。在作者看来,人类经济史

    2025-05-25 06:59:00
  • 新基因检测方法可在2小时内诊断脑肿瘤

    新华社伦敦5月22日电(记者郭爽)英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神经肿瘤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他们新开发出一种超快速脑肿瘤基因诊断方法,可以将脑肿瘤的诊断时间从此前的6至8周缩短至2小时。这种脑肿瘤基因诊断方法由英国诺丁汉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开发。该方法基于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的便携式测序

    2025-05-23 13:12:00
  • 极为罕见!中国天眼有重要发现

    北京时间2025年5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带领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罕见的毫秒脉冲星,与伴星以3.6小时的周期相互绕转,且有六分之一的时间被伴星遮挡(即掩食,犹如日食或月食)。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

    2025-05-23 12:11:00
  • 伊朗称无意制造核武器 铀浓缩活动将继续下去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资料图)当地时间5月22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一档媒体节目中表示,伊朗无意制造核武器,伊朗曾经进行过谈判并达成协议,但美国退出了。阿拉格齐表示,虽然这一问题尚未解决,但没有理由不继续进行谈判,希望通过下一轮谈判,或许能找到解决办法。阿拉格齐表示,之前自己说过无论是否达成协议,铀浓

    2025-05-23 08:53:00
  • 英法加联合谴责以方“恶劣行动”

    本报驻以色列特约记者 张 灏 于 文英国、法国和加拿大3国领导人5月19日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起新一轮“令人震惊的行动”,呼吁其立即停止行动,允许更多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否则3国将采取包括制裁在内的联合行动。英国《卫报》称,这一声明非常罕见,这标志着英国和加拿大对以色列的态度发生了

    2025-05-21 09:26:00
  • 银发旅游客群进入增速最快10年,这波“流量”怎么接

    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文旅产业中60岁以上老年游客比例已超20%,淡季时超50%。在积极老龄化和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银发“逍遥游”具有怎样的新特点,正酝酿着怎样的新方向?近期,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

    2025-05-20 07:20:00
  • 2025东川山地自行车穿越赛参赛者盛赞乌龙赛道:山水有灵 赛事有魂

    5月17日,在2025东川区乌龙镇首届山地自行车穿越赛现场,来自全国的骑手们在挥汗如雨的同时,更将赞誉留给了这条"会呼吸的赛道"。本报记者在赛事间隙采访多位参赛者,听到最多的关键词是"专业""惊喜"和"再来"。地质教科书级赛道"这是我骑行生涯遇见的最具教学意义的赛道。"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谭国立说。这

    2025-05-18 17:14:00
  • 瞰齐鲁|云端鸟瞰星光岛,浪涌邂逅星辰处

    星光岛坐落于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毗邻珊瑚贝桥、夜晚灯光如星海,是影视与海洋风情的梦幻结合地。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盛典在此举办,《抓娃娃》《巡回检察组》《因为爱情》《刺杀小说家》《奋进的旋律》等多部影视剧在此取景拍摄。无论是打卡电影同款场景、体验帆船出海,还是漫步星光大道,每一帧都是大片!

    2025-05-17 1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