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中国 银行 美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健康中国 行动起来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观察】

4月14日,《全国爱卫会关于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3个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并明确了各项行动到2030年的目标。至此,我国在2019年7月启动的健康中国行动升至18项。

健康中国行动,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时隔6年,为何新增这3项行动?如何实现行动目标?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健康体重管理:“小切口”应对慢病防控“大工程”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7.9%。

“整体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须加强干预。”中国疾控中心慢病和老龄健康管理处处长赖建强指出,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参与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制定的赖建强表示,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纳入健康中国专项行动中予以积极推动和倡导,可以借助体重管理“小切口”,实现慢病防控关口前移的“大工程”。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曾用7分钟来谈体重管理的重要性,“国家喊你来减肥”一度冲上热搜。

“从‘肥胖防控’到‘体重管理’的转变,意义非同一般。”赖建强表示,这是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变化,呼吁公众重视健康管理。

合肥师范学院的李同学身高186厘米,体重接近100公斤,体检显示中重度脂肪肝、尿酸偏高,他母亲为此非常焦虑,也很后悔:“我们以为孩子就要吃好喝好,让他形成了喜好肉食、甜食、零食的习惯。”

这也是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对家庭发出明确倡议的重要原因——在参与制定政策的多位专家看来,家庭是落实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的最佳载体,要强化父母是儿童健康教育第一任老师的责任。

“来一次全家总动员。”赖建强建议,将健康体重管理作为家庭生活新理念,倡导吃动平衡、“三减三健”等健康理念,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定期测量体重、腰围并加强相互提示,降低聚集性家庭肥胖风险,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不仅要进家庭,健康体重管理行动还要进社区、进医疗卫生机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宾馆、进餐馆食堂……《通知》要求,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将引导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对体重进行健康管理,还特别关注了重点人群——孕产妇、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学生、职业人群、老年人和相关慢性病患者,国家卫健委、全国爱卫办、教育部等16个部门参与其中,推动提升群众的健康理念,共同营造体重管理的支持性环境。

近年来,“小胖墩”“小眼镜”等健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开展儿童青少年合理膳食、主动运动和心理干预等保健工作。”赖建强表示,全国爱卫办、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十多个部门将承担相应任务,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开展学生“班级赛”,科学精准地提升学生体质。同时,进一步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场所数量和覆盖范围,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院)设置体重管理门诊。”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属(管)、省(区、市)属的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到2025年6月底前,要基本实现体重管理门诊设置全覆盖。

统筹推进、久久为功,2030年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人群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初步减缓,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健康乡村建设:缩小城乡健康差距的关键

2024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4.74%,农村居民为29.11%。

“与往年相比,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但仍有一定差距。”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健康和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贺丹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还面临多重健康挑战,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条件和能力不足,运行活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聚焦乡村主要健康问题,健康乡村建设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这绝非政府的‘独角戏’,个人与社会均应与之协同作战,提升乡村的整体健康水平。”贺丹认为。

《通知》明确,到2030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普及。

“这离不开社会组织层面‘健康自治’的推进。”贺丹指出,要充分调动村委会、志愿者与社会组织的力量,加强农村地区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建设,开展卫生健康政策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并组织各类乡村体育赛事活动。村委会可将健康、绿色理念融入村规民约,激发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深层次构建健康治理“共同体”。

对村民而言,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健康”,这将是一次质变。长期致力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的贺丹表示,近年来,很多地区村民的健康素养提升得很快,养成了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积极参与定期体检、传染病防控等。

贺丹提醒,“一定要主动通过官方渠道,定期获取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以备不时之需”。此外,有必要学习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创伤处理等急救技能,并科学管理家庭用药。这些看似简单的举措,实则是健康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儿童居多。对此,贺丹表示,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关注和照护,推动健康孕育、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近视防控、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近年来,我国建立健全全国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是重点监测的“三类户”。

“这也是健康乡村建设重点关注的人群,政府要研究制定健康乡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措施,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贺丹介绍,《通知》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发展,引导慈善力量依法依规参与,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的底线。

中医药健康促进: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和中医保健技能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以其“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深受百姓信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立国坦言,当前老百姓对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和认同度,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为24.62%;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为91.37%,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为90.83%。

对此,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提出了怎样的行动目标?《通知》明确,到2030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3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达95%。

近年来,八段锦、五音疗愈、顺时养生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百姓主动学习、获取和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的能力在增强,甚至具备了一定的甄别能力。”朱立国说,有些百姓逐渐做到了“饮食有节”“寓养于膳”,积极了解艾灸、拔罐、刮痧、穴位按摩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提升身体素质。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万物繁盛至极,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三伏贴’是源于明朝一个古方,叫天灸,主要以白芥子为核心,加上干姜和一些温通的药物,组成一个外用的剂型。”2024年6月21日,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国家卫健委组织的“时令节气与健康”的首场发布会上介绍。

二十四节气准确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顺时养生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之一。因此,国家卫健委去年启动“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发布会,并将之列入2025年该委为民服务的8件实事之一。

朱立国认为,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可以把中医药健康促进融入健康家庭建设,依托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志愿者队伍等传播中医正确养生理念、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授中医保健技能。

但在生活中,各种科普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甚至有人借健康讲座带货,骗人钱财。对此,国家卫健委在官网开设“健康科普辟谣平台”,公众可以登录该平台进行举报或查证。

那么,这项行动对政府层面提出了哪些任务?朱立国介绍,主要是6项任务——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健康知识科普、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疾病防治能力、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强化中医药健康促进支撑能力等。

一缕药香越古今,一枚银针通中西。为了强化中医药健康促进的支撑能力,《通知》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专业或课程,加快培养符合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面向养生保健服务行业人员开展中医药技术技能培训;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统计,畅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增强数据管理和应用能力;加强中医药健康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中医药特色健康保险产品。

“2024年,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达到79岁,在53个中高收入国家中排名第4位。”雷海潮介绍,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以及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5个省份,人均预期寿命均超过80岁。未来,中国居民预期寿命提高潜力仍然明显,可望可期。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参与政策制定的多位专家表示,针对全民健身、中小学健康促进、心理健康、癌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等重大疾病或突出问题,18项健康中国行动先后落地,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健康中国,需要每一个人的健康行动。

(本报记者 金振娅 本报通讯员 张澄澄)

(项目统筹:本报记者 陈海波)

相关文章
  • 外资企业“山西行”在太原举行 唐登杰卢东亮与任鸿斌进行工作交流

       8月21日至22日,外资企业“山西行”在太原举行,省政府与中国贸促会召开政企对话会暨投资恳谈会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间,省委书记唐登杰,省委副书记、省长卢东亮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一行进行工作交流。省领导胡立杰、汤志平出席相关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贸促会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国贸促会

    2025-08-23 11:43:00
  • 王莉霞,被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王莉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22 17:14:00
  • 辛巴第五次宣布永久退网 健康危机与行业转型引关注

    近日,快手头部主播辛巴在一年一度的“818”大促直播中突然宣布永久退出直播行业,原因直指严重的肺部健康问题。这位曾缔造电商节日“818”的草根网红,在镜头前眼含热泪、深鞠一躬,将公司移交妻子初瑞雪管理。然而,这一退网宣言正值其自创品牌棉密码陷入“致癌”风波。尽管辛巴强调退网纯属健康原因,但这一事件折

    2025-08-22 12:32:00
  • 中国石化:拟5亿元-10亿元回购公司A股股份

    中国石化公告,公司拟使用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的自有资金和回购专项贷款,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价格不高于董事会通过回购股份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本次回购股份的期限自董事会批准方案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

    2025-08-21 17:36:00
  • 中药材资源叩响娄底数字资产化城市之门

    当数字浪潮席卷全球,资源禀赋与创新动能的碰撞正孕育着新的时代机遇。8月中旬,娄底中药材资源数字资产化座谈会在湘中大地拉开帷幕,中国自由贸易区创新发展研究联盟理事长金庆培领衔,30余位专家学者、政企代表共赴思想盛宴,擘画传统资源向数字资产跨越的全新路径。千年药脉:从孙思邈药方到万亩药材基地的资源积淀娄

    2025-08-21 17:06:00
  • 赋能“绿色世运” “百岁山世运季”成效显著

    8月17日晚,第12届世界运动会(简称“成都世运会”)正式落下帷幕。在过去10余天里,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运动员相聚成都。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世运会上夺得36金17银11铜,金牌、奖牌总数均创历史新高,首次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创中国参加世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历史上最好的世运会成都世

    2025-08-21 16:39:00
  • 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乡村百姓送去安康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廖娟 闫丽颖 记者 阳锡叶)湖南省沅陵县杜家坪乡的山路蜿蜒,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翼”志愿服务队的身影已在此定格十年。师生们肩扛药箱,为留守老人量血压、施艾灸,更搭起“云诊陪护”线上平台,让远程问诊穿透层峦叠嶂,织就“带不走的健康守护网”。 这是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5-08-21 11:21:00
  • 礼赞仁心,致敬不凡!2025年“致敬医者评选活动”在中国医师节启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的重要指示精神,生动讲好中国医者的感人故事,倾情礼赞仁心仁术的时代丰碑,8月19日,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由人民日报社属的环球时报社、健康时报社、生命时报社共同举办的“致敬医者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致敬医者评选活动将发布“国之名

    2025-08-19 1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