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贷款 费用 公司 车辆 企业 银行 万元 自己的 可能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从花田花市到花都,鲜花“绽放”出双百亿“浪漫经济”

新华社昆明3月31日电(记者庞明广、赵珮然)位于滇池东岸的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斗南街道,是著名的“亚洲花都”。2024年,斗南的花卉交易量达141.76亿枝,交易额达115.74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连续25年保持全国第一,出口至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花田、花市到花都,从对手交易、电子拍卖到鲜花电商崛起,从推着小车送花到冷链物流送达全球……斗南小镇用40余年时间,让鲜花“绽放”出交易量和交易额两个超百亿的“浪漫经济”。

一花引得万花开

40多年前,斗南村民以种粮、种菜为生。1983年,当地一位村民从广东引进剑兰种苗,在自家地里试种。没想到剑兰长势喜人、如约绽放。当这位村民试着把种出的剑兰去卖时,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销路极好。当年,他家的种花收益就达到3000元,是以前种菜收益的几十倍。

1994年,花农在斗南出售鲜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一花引得万花开。看到种花赚钱快,斗南人纷纷改种鲜花。到1990年,95%的农户把自家菜地改种鲜花,斗南从此成“花海”……

62岁的斗南第一代花农华明升回忆说,当年花农切下鲜花打捆后,就挑着扁担、箩筐沿街叫卖,“以路为市”是斗南花市的最初形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鲜花越来越成为装点生活、高频复购的消费品,斗南花卉产业也迎来蓬勃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斗南花卉市场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花卉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

从“斗南花街”到规范化市场,经过一步步升级、规范,斗南花卉市场现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也成为我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

1月22日,游客在斗南花卉市场内游览选购鲜花。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从种花到卖花拍花

跟随着斗南的脚步,花卉产业在云南遍地开花,斗南花农开始从种花向花卉包装、物流、批发等服务业转型。

1月22日,花商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竞拍鲜花。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2002年12月20日,我国第一个以拍卖交易模式为主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斗南落成,斗南花卉交易进入公开透明竞价时代。

昆明国际花拍中心副总经理汪洋说,中心采用降价式拍卖方式,价格透明、到账及时。同时,中心制定的花卉标准化评估体系也促进了鲜花分级、采后处理等工序的规范化,使得花农更加重视精细管理和鲜花品质。

1月22日,台车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内转运鲜花。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走进昆明国际花拍中心拍卖大厅,900多个交易席位座无虚席。玫瑰、百合、洋桔梗等40多个品类、1500多种鲜切花的价格在电子大屏上实时滚动。采购商根据屏幕上显示的鲜花品种、等级、价格等情况快速抢拍。拍卖结束后,鲜花进入打包环节,连夜送往全国各大城市及海外地区。

2024年,昆明国际花拍中心日均交易量达706万枝,平均每单成交仅需4秒,成交率达95.34%。

“浪漫产业”开新花

随着知名度提升,斗南的涉花文旅产业潜能也逐渐凸显。在斗南花市,随处可见头戴花环、手捧花束的年轻人来“淘花”。斗南通过举办鲜花音乐节、鲜花夜市等活动,开发鲜花冰箱贴、手工鲜花皂等文创产品,为游客营造了多元素融合的文旅体验。

1月22日,游客在斗南花卉市场内游览拍照。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2018年,斗南花市被评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去年,斗南花市游客接待量达762.34万人次,已成为游客来昆明必去的热门“打卡”地。

得益于直播电商的兴起,斗南的“鲜花电商”也迎来井喷发展。今年春节到元宵节期间,由几位年轻人创办的直播电商“云舍花卉”,成为社交平台花卉销售的“顶流”,单日最高成交额逾1000万元。

1月22日,一名工作人员在昆明云舍花卉有限公司打理用于线上销售展示的鲜花。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由于鲜花对时效和品质要求极高,快递公司专门在斗南建立了鲜花运输保障组,采取“航空+高铁+冷链”三位一体的运输模式,鲜花从花田采摘到消费者手中,最快可在24小时内送达。

如今,斗南的7万余名常住居民中,有4.65万人从事花卉相关工作,花卉相关企业达3300多家,经营主体和个体工商户超过1.1万个。斗南已完成了从花卉生产交易园区,到花卉综合服务园区的跨越。未来,斗南的花一定会越开越盛、越开越广。

相关文章
  • 长三角铁路迎来“五一”假期首波客流高峰

    扬子晚报网4月30日讯(通讯员 牛健升 记者 笪越)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日午后起,长三角铁路将迎来“五一”假期首波出行大客流。昨天(29日)是铁路“五一”假期运输第一天,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逾29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幅近10.3%。今天上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365万人次。为应对假期

    2025-04-30 17:21:00
  • 世界花艺大师齐聚楚雄 共赴花海盛宴

    5月2日,2025年世界杯花艺大赛中国冠军倪志翔、2025年世界杯中国总决赛舞台赛神秘箱亚军李胜玉(Tony)等国内知名花艺大师将齐聚楚雄,带来花艺巅峰对决!2025楚雄第一届国际花卉展将于5月1日开幕,作为楚雄州首个以鲜花产业为核心的国际性展会,本次展会集展览、赛事、产业座谈会于一体,将全面展现楚

    2025-04-26 14:34:00
  •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荣誉盛典在京举办

    4月25日,获奖选手自拍留念。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4月25日,获奖选手上台领奖。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4月25日,获奖选手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当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荣誉盛典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本届活动主题为“发现美好,传递价值”,收到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6000余部。

    2025-04-26 12:55:00
  • 昆明“顶流”上线,已有不少人慕名而来!

    近期,昆明教场中路的蓝花楹陆续开放,尽管还没到盛花期,但已经有不少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打卡拍照。游客:“我们广州过来的,现在好像花还没有盛开,还差一点点。”游客:“有点遗憾,因为我们在抖音上看到的好漂亮,好梦幻的感觉,但是今天来看,只开了一些。”春末夏初昆明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这片蓝紫色的花海。此刻教场中路

    2025-04-25 14:35:00
  • 栖居昆明 全龄皆可期

    昆明世博园旁,67岁的天津退休教师顾长卫在枫桥尚院长者康养家园的露台上练习书法,墨香与花香交织;同一时间,28岁的数字游民张睿在秋酩山居的共享办公区敲击键盘,打字声与窗外的鸟鸣声彼此呼应。这两个相隔不足5公里的空间,生动诠释着昆明“全龄皆宜”的旅居图景。银发青衿共逐居提及昆明的旅居市场,银发群体无疑

    2025-04-25 07:40:00
  • 旅居昆明 游花海 享芳菲

    大观公园南园(庾园)月季园的月季花绽放。记者刘凯达摄黑龙潭公园里,150岁树龄的流苏树依旧生机勃勃。记者王俊星摄4月的昆明,持续近半年的“人鸥之约”暂告一段落,但春城依旧生机勃勃——轿子雪山杜鹃花盛放,蓝花楹正酝酿紫色浪潮……这座城市的文旅节奏,在4月实现从观鸥到赏花、食花的“无痕切换”。4月的黑龙

    2025-04-22 08:16:00
  • 陪伴昆明人32年,今起正式停运改造!

    【来源:昆明信息港】“最后一次乘缆车穿越云雾 像搭乘时光机回到童年!” 今天(4月21日)陪伴了昆明人和广大游客32年的昆明市西山龙门索道正式停运! 停运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不少市民纷纷前往打卡留念这条1993年投用的 “国内最长双人吊椅索道” 曾是昆明人专属的“勇敢者游戏”跳上开放式座椅看滇池西岸,

    2025-04-21 13:08:00
  • 第一观察·瞬间|特殊的礼遇 友谊的见证

    当地时间4月17日上午,柬埔寨金边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这样一个瞬间: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应西哈莫尼国王邀请,习近平主席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专机抵达时,西哈莫尼国王率夏卡朋亲王、阿伦公主等王室成员,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国会第一副主席以及五位柬埔寨政府副首相在机场迎接。鲜艳红毯上

    2025-04-20 1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