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产检纳入医保门诊报销后,生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洋洋 记者 陈俞印 济南报道

  2025年1月1日起,济南市调整生育保险产前检查费相关政策,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做产前检查时,发生的统筹金支付范围内的费用可按照普通门诊报销标准直接联网报销。此前,济南、青岛等地产妇住院分娩的费用已经实现了医保目录内全报销。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全国多地都出台了产检、分娩等方面的医保报销新政策,其中多数已从“纸上”落到“账上”。那么,产检纳入医保门诊报销后,生一个孩子需要花多少钱?生孩子的负担减轻了多少?近日,海报新闻记者蹲点济南等地的多家医院,对话多位孕产妇,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份342元的“产检账单”

  “前几天刚做的产检,一个大检查项目总费用1258.29元,统筹基金给报了916.07元,我个人医保账户只付了342.22元。”今年2月13日,孕妇李萌正在山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待产,产检支付账单显示的报销比例让她颇为意外。

济南孕妇李萌的产检账单

  “我今天做了胎心监护和B超,总费用250元左右,报销完只花了100多元。”今年2月19日,31岁的邢亚辉也在该院产检,她怀孕已经39周,即将迎来预产期。产检后,她仔细核对账单发现,当天的产检费用大部分都被医保报销覆盖了。

  邢亚辉现场算了一笔账:2024年她刚怀孕时,产检报销新政策还未出台,截至当年年底相关花费4000多元,根据定额报销政策,一共能报销900多元。2025年以来,她做产检花费2500元左右,其中医保报销的部分已超过800元。

  “以前产检无论花多少钱,都是整体定额报销1200元,而且得等生完孩子后,统一报销到账。”邢亚辉说,如今,产检费用可以实时、按比例报销,每次产检都只需支付报销后的金额,选产检项目的时候也不像以前那样担心“花钱多”了。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申迪告诉记者,新的产检报销政策实施以来,光她个人的门诊就已有1000余人享受到了新策,很多孕妇反映报销金额大大增加。尤其是B超检查,这项检测费用约180元一次,按照新的报销政策,报销完仅需支付几十元。另外,孕妇们熟悉的胎心监测、胎儿脐血流监测、超声计算机图文报告等产检项目也都在医保报销范围内。

  记者从济南市医保局了解到,按照今年最新的报销政策,济南职工医保参保人的产前检查费用报销,起付线按照全年累计计算,在三级医院起付线为800元,二级医院为400元,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为200元;报销比例为三级医院60%,二级医院70%,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80%;在定点中医综合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起付标准降低20%。此外,居民医保女性参保人还可到签约的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享受待遇,不设起付标准,报销比例65%,最高可报销500元。

  10年间,“生娃”费用从上万元降到几百元

  “一共才花400多元,现在生孩子花钱这么少了?”2025年2月13日,在山东省妇幼保健院,36岁的赵强(化名)准备带妻子和新生宝宝出院,出院前,他拿到了一份刚打印出的“生娃账单”。

  赵强想起了2014年,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的花费。那时候,产检和生育的医保报销政策力度还没这么大,他家老大从产检到出生,一共花了3万元左右,其中住院及分娩的费用占了一大半。

济南市民赵强妻子的“生娃账单”

  记者看到,在赵强刚打印出来的“生娃账单”上,列明了妻子在该院住院生产的所有花销,还包括2024年做产检的补贴。其中,目录内费用6903.51元,目录外费用1518.74元,总费用8422.25元。按照新的报销政策,生产过程中,目录内费用6903.51由医保全部报销,再减去刚到账的产检补贴1080元,算下来,个人账户仅需438.74元。

  注重分娩体验感的“95后”宝妈陈莉,在选择了她心目中的“高端”服务后,花费也远比想象中要低。去年,她和家人选择了济南一家医院的高端家庭一体化套房,价格为每天1600元。套房为产妇独享,安静又舒适,有医护人员和月嫂帮忙照顾宝宝,陈莉可以安心养身体。出院时,她算了一下这次“高端生娃”的花费,报销后个人仅需支付5000多元,比想象中的数万元花费要便宜不少。

  “我以前很害怕生孩子,如今顺利生了一胎,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陈莉说,生产时打了无痛针,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这也让她有了生二胎的打算。

  不仅山东,近年来,多地都出台了降低生育费用的相关政策。“我家生这一对双胞胎(二胎)住院只花了400多元,连老大出生时花费的十分之一都不到!”2025年1月,来自广东的沈先生迎来了家庭新成员——双胞胎“龙宝宝”。他记得很清楚,2018年家里老大出生时,光住院生产就花了1万多元,报销后自费支付了5000多元。“现在生娃的费用大大降低,我们小家庭的负担也减轻了。”沈先生表示。

  “生娃”只是开始,家长期盼“养娃”补贴早到位

  “产检和生娃报销政策越来越好,希望也能补贴一下养娃费用。现在养好一个孩子可贵了,孩子出生后,花钱的地方还在后头呢。”有年轻人打趣说,在生育一个孩子这件事上,产检和分娩的花费只是“入场券”,育儿路上的各类花销远远没有尽头。

  对于年轻人的生育顾虑,近年来,国家已多次“出手”。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记者梳理发现,实际上,不少地区的育儿补贴相关补贴政策已从“纸上”落到“账上”。

  “济南的二孩、三孩家庭,可以享受每月600元育儿补贴。”济南市民苏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生下老二以来,已经领了一万多元的补贴。这份“育儿补贴”正是源于2023年济南印发的《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根据规定,济南市户籍按照生育政策于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简化生育福利和津贴的发放流程。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截至2025年2月底,新增重庆、青海、河南郑州、湖南株洲四地发放对象由单位转为参保女职工,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的流程优化。目前,全国已有7个省(市)全部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16个省(市)部分实现生育津贴发放至个人。

  “作为三孩家庭的家长,我最关注的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来自广东的沈先生表示,希望政府能更加重视小孩的上学问题,给予二孩、三孩家庭更多择校、学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最好也能纳入一部分条件较好的私立学校。

  记者注意到,2023年,济南出台政策,对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家庭的子女,协调支持符合入学条件的同一家庭不同年龄段子女同一学区入学。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网站发布消息,在义务教育阶段二孩入学“幼随长走”“就近择优”,三孩及以上孩子入学可在全市自由选择。

  产检、分娩、哺育、教育……培养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尽管全国各地正紧锣密鼓出台各种相关政策,生育一个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成本仍不是一个小数目。从长远来看,要解决老百姓在生育方面的担忧,仍需要个人、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未来,期待各地拿出更多“真金白银”的实实在在的政策,切实减轻二孩、三孩家庭负担,打造更加友好的生育环境。

  (为保护隐私,文中部分受访对象为化名)

相关文章
  • 内蒙古8条医保措施为医疗机构“强基赋能”

    “我一直在家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买药,价格便宜,报销比例还高,就是药品种类不全。”家住呼和浩特市天府小区的王霞说。  为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安全、便捷且价格合理的医药服务,6月29日,内蒙古医保局会同卫健委印发医保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包括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

    2025-07-05 13:09:00
  • 电视尺寸推荐即将有新标,京东MALL助力客厅电视进入“百吋时代”

    近年来,随着AI、物联网、超高清显示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功能的升级已远超传统“观看”范畴,逐渐演变为集娱乐、社交、智能家居控制于一体的家庭智能终端。在此背景下,大屏电视成为彩电市场更新换代的主流趋势之一。根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2025年一季度中国市场上彩电品牌98吋及以上在售机型数量已有约200个

    2025-07-03 10:44:00
  • “金芍花”信贷政策工作站在安徽利辛农商银行正式落户

    为助推全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创业发展,持续为县域经济实体发展加油助力,近日,利辛县“金芍花”信贷政策工作站在安徽利辛农商银行正式落户。作为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有效抓手,利辛农商银行设立的“金芍花”信贷政策工作站旨在破解县域融资难题、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将致力于打造成为信贷

    2025-07-02 09:12:00
  • 苏州启动人才政策千企培训活动 聚焦“伯乐”有深义

    为提升人才政策触达率、知晓率、兑现率,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红利,6月27日,苏州市委人才办启动人才政策千企培训活动。首场培训活动邀请的是300多名重点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参加。作为“人才神经末梢”的企业HR们被视为城市的“伯乐”,他们在人才识别和引进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此次,苏州启动人才政策千企培

    2025-06-28 10:22:00
  • 7月1日起,郑州市城乡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841元

    【大河财立方消息】6月27日,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的通知。通知明确,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41元,人均耕地0.3亩(不含)以下的低保家庭,其标准核定为每人每月841元;人均耕地0.3亩(含)以上的低保家庭,其标准按照新

    2025-06-27 22:01:00
  • 厦门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推动经济向上向好

    东南网6月27日讯(本网记者 刘学佳)26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推动经济向上向好”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厦门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情况。今年以来厦门社会经济体现“三个向好”工业生产支撑有力,增长态势持续向好。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2025-06-27 11:26:00
  • 攻略来了!不用垫钱!异地看病可直接报销!

    2022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2〕2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跨省异地长期居住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为了给参保人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2025-06-25 08:44:00
  • 7月1日起,东莞“医保电子处方”为门特参保人护航!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服务资格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东医保〔2024〕41号,以下简称《通知》),为保障群众逐步适应“医保电子处方”应用、助力门特药店完成系统升级改造,特设立了为期6个月的过渡期(2025年1月1日—6月30日)。目前过渡期临近结束,为确保

    2025-06-23 2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