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场数学竞赛背后的中俄科技与教育合作

近日,中国选手在第十五届白俄-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斩获2金2银1铜佳绩;俄罗斯数学界泰斗科罗博科夫教授则在华获得"白玉兰奖"。中俄数学教育合作和人才交流展现新高度。

中俄数学渊源深厚,苏联时期经典教材深刻影响中国数学教育体系,华罗庚等学者在此基础上编纂本土教材。近年合作进一步深化,中俄数学中心联合顶尖机构推动前沿研究,两国在国际数学赛事中亦保持传统优势。

而在更广阔的科技领域,中俄合作也呈现新气象,在EUV光刻机、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形成优势互补。面对西方技术封锁,两国通过科技协同创新突破瓶颈,俄罗斯正从依赖西方转向依托东方技术伙伴,在半导体、能源等战略领域开启自主发展新纪元。

2025年2月19日至21日,第十五届白俄罗斯-俄罗斯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市隆重举行。这场学术盛会汇聚了来自五国19所学校的43名学子,群英荟萃,智慧交锋。应主办方盛情邀请,中国数学会精心组织了三所学校的6名学生远赴参赛。本届赛事共诞生三枚金牌、四枚银牌、五枚铜牌,而中国选手斩获了两金、两银、一铜的卓越成绩。

近年来,中俄两国在数学领域的合作如春风化雨,日益深厚。从学术交流到联合研究,从人才培养到国际赛事,双方携手并肩,绽放出智慧的火花。

任职于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米哈伊尔·科罗博科夫(Mikhail Korobkov)教授,便是俄罗斯数学界的璀璨星辰。他专注于应用偏微分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等领域,研究成果斐然,声名远播国际。2024年9月,上海市政府授予他“白玉兰纪念奖”,既是对其个人成就的崇高礼赞,亦彰显了中国对俄罗斯数学英才的珍视。这份殊荣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两国在高端学术人才引进与合作上的深情厚谊。

中俄数学合作的舞台愈发广阔。中俄数学中心的成立,便是这一盛景的生动注脚。由北京大学领衔,联合莫斯科国立大学等顶尖机构共建,这一平台如同一座桥梁,连接起两国数学家的智慧与梦想。自诞生之日起,中心已多次举办国际研讨会与学术讲座,点燃了几何、拓扑学、量子场论等前沿领域的思想火花,推动着数学的疆域不断拓展。

在教育与竞赛的沃土上,中俄合作同样硕果累累。中国积极参与由白俄罗斯与俄罗斯联袂打造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学子以扎实的功底和卓越的表现,不仅摘得桂冠,更在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同行的切磋中,架起友谊的桥梁,播撒理解的种子。放眼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这一全球殿堂,中俄两国作为传统强队,更是双峰并峙,熠熠生辉,这种亦竞亦合的关系,如同激流中的砥柱,激励着两国在数学教育领域的深耕与创新。

中俄数学合作的深化,与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升华息息相关。2024年恰逢中俄建交75周年,两国领导人频频强调科技与教育合作的深远意义。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基石,不仅支撑着物理、工程等领域的腾飞,更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浪潮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中俄携手数学,既是学术追求的自然延伸,亦是两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深远布局。

2024年12月,莫斯科“人工智能之旅”国际会议上,中俄学者共同探讨了数学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中的应用。这类跨学科合作表明,数学不仅是两国学术交流的桥梁,也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俄罗斯数学的辉煌传承与中国印记

提到俄罗斯,在英语世界中,这是一个被有意无意妖魔化、边缘化的形象。但谁也无法忽视和否认,俄罗斯数学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光荣的学术传统和非凡的实力,享誉世界数学殿堂。即便面对风雨挑战,其学术脉络依然生机勃勃,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俄罗斯数学的辉煌肇始于18世纪。彼得大帝锐意革新,引入西欧科学文化,数学随之扎根沃土。瑞士数学巨擘莱昂哈德·欧拉应邀来到圣彼得堡科学院,以其天才之笔为俄罗斯数学奠基。他的“柯尼斯堡七桥问题”开启了图论先河,分析数学的诸多定理亦在此孕育,助推俄罗斯数学跻身世界前列。

19世纪,俄罗斯数学迎来黄金时代。尼古拉·罗巴切夫斯基以非欧几何学的创举,颠覆了欧几里得几何的千年独尊,与鲍耶、高斯并称这一领域的开山鼻祖。帕夫努蒂·切比雪夫则在数论与概率论中留下不朽印记,其切比雪夫不等式如明灯,照亮了统计学与工程数学的后世征途。

20世纪,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数学如日中天。安德烈·柯尔莫哥洛夫以概率论公理体系的奠定,铸就了现代概率论的基石,其《概率论基础》被奉为经典。列夫·庞特里亚金与弗拉基米尔·阿诺尔德在拓扑学与动力系统领域的深耕,则为俄罗斯数学在基础理论的巅峰地位再添荣光。

俄罗斯数学不仅孕育理论瑰宝,更以严谨系统的教育体系,锻造出一代代数学巨匠。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宛如星辰,孕育着数学的希望。

俄罗斯数学家在破解世纪难题中亦熠熠生辉。2003年,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以证明庞加莱猜想震惊世界。这位隐逸的天才拒绝菲尔兹奖与百万奖金,用纯粹的学术追求为俄罗斯数学增添传奇色彩。

俄罗斯数学与中国也有着不解的渊源,苏联数学教材曾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20世纪中叶,其严谨的体系与深邃的思想,如春雨滋润沃土,深刻影响了中国数学教育的格局与传承。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教育重塑成为国家复兴的支柱。1950年代,中苏友好合作条约开启了两国交流的黄金期,苏联以其数学教育的领先地位,为中国带来了宝贵的学术滋养。1952年,中国教育部提出“以苏为师”,苏联专家携经典教材纷至沓来,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菲赫金哥尔茨的《微积分学教程》等名作,成为中国高校的学术灯塔。

这些教材以其循序渐进的体系、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深深契合中国“重基础”的教育传统。从基本概念到复杂定理,辅以丰富例题,学生在领悟数学之美的同时,锤炼了解题的锋芒。其严谨性和系统性,为中国高校奠定了统一的数学教学框架,影响延续至今。

苏联教材的引入,不仅填补了彼时中国教育资源的空白,更催生了本土教材的萌芽。华罗庚、吴大任等前辈汲取其精髓,结合中国学情,编纂出《高等数学》等经典之作。这些教材如薪火相传,点亮了中国科技人才的成长之路,书写了一段跨越国界的学术佳话。

中俄科技合作的新纪元曙光

从数学管窥,近年来,俄罗斯的科学研究与高技术产业宛如涅槃重生的凤凰,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尽管西方制裁的阴霾笼罩,地缘政治的波涛汹涌,俄罗斯并未因此驻足不前,反而以睿智的战略调整,于困境中觅得新生之机。尤其在与中国的合作日益紧密后,俄罗斯的科技版图正悄然摆脱对西方的依赖,迎来了风起云涌的发展新气象。

极紫外光刻机(EUV),这一半导体产业的“心脏”,其技术之艰深令人叹为观止,长期以来被荷兰ASML等西方巨擘所垄断。心智观察所《俄罗斯,会比中国先造出EUV光刻机?》一文指出,俄罗斯并未在这场技术角逐中甘于人后。诚然,苏联时期的半导体技术曾留下辉煌一页,但随着苏联的解体,其半导体产业一度沉寂。然而,近年来,俄罗斯如沉睡的雄狮苏醒,重新拾起这一领域的探索。

俄罗斯科学院微结构物理研究所(IPM RAS)正以披荆斩棘之势推进EUV光源与光学系统的研究,试图叩开关键技术的坚壁。虽然目前其光刻机研发尚停留于实验室的襁褓,与中国及西方的成熟体系相比仍有鸿沟,但科研团队那股矢志创新的热忱令人动容。例如,俄罗斯科学家在EUV光源的等离子体生成技术上已初露锋芒,这一微光或许将成为未来破晓的基石。这种百折不挠的执着,彰显了俄罗斯并未因技术封锁而俯首称臣,反而在外部重压下激发出科研的熊熊烈焰。

另一抹亮色,则是北极LNG-2液化天然气项目。尽管西方制裁如寒风凛冽,项目依然在2023年迎来首条生产线的凯歌。这一壮举,离不开俄罗斯本土技术的坚韧支撑。面对西方公司的撤资与技术壁垒,俄罗斯企业诺瓦泰克(Novatek)以自力更生之志,自主研发出低温压缩机与冰级运输船的关键技术。

北极LNG-2不仅展现了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深厚底蕴,更凸显其在极寒环境下的工程才华。自主研发的“北极快车”破冰型LNG运输船,能在零下50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乘风破浪,这一技术突破宛如冰原上的星火,填补了国内空白。从仰赖西方技术到自立门户的华丽转身,正是俄罗斯高技术产业振翅高飞的缩影。

俄罗斯科技战略的蝶变,绝非无源之水,而是历史积淀与现实砥砺交织的果实。冷战落幕后,俄罗斯曾怀揣融入西方科技体系的绮梦,一度希冀通过“瓦森纳协定”叩开技术共享之门。然而,这协定实为锁链,旨在扼制俄罗斯等国的科技命脉。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西方祭出全面制裁,高技术出口禁令如利刃,刺入俄罗斯科技产业的命门。

昔日,精密机床与半导体设备多仰仗德国、荷兰的供给,制裁却断了这条命脉。“技术断供”的痛楚,迫使俄罗斯重新审视自身航向。与此同时,中国以制造业与科技研发的全球担当,成为俄罗斯的新灯塔。中俄合作的深化,不仅植根于地缘政治的默契,更因双方技术版图的互补而生机盎然。中国在半导体设备制造上厚积薄发,俄罗斯则在基础科学与材料研究中独具匠心,二者携手,潜力如江河奔腾。

中俄科技合作的春风,为俄罗斯铺展了新的征途。以半导体领域为例,中国近年在光刻机研发上挥洒巨资,而俄罗斯的理论积淀恰可为其添翼。两国在北斗与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及新能源技术上的共舞,已然开花结果。这不仅助俄罗斯冲破技术封锁的藩篱,更为其高技术产业注入了一泓活水。

更深一层,中俄携手还瓦解了西方对科技话语权的独霸。俄罗斯从“拥抱西方”的旧梦中惊醒,转身东望,既是现实的抉择,亦是对全球化新格局的顺势而为。 “瓦森纳协定”正沦为历史的残垣,而中俄并肩,则是科技合作新纪元的曙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相关文章
  • 挖出“大宝贝”决战亚洲杯!中国女篮结束今夏系列热身赛,宫鲁鸣对队伍改造初见成效

    7月8日晚,2025年中国女篮系列热身赛最后一场比赛在长沙落下大幕。中国女篮在上半场落后的情况下,下半场展开反击,并最终以73:69逆转战胜澳大利亚队。至此,2025年中国女篮系列热身赛全部结束,中国女篮分别与波黑队、日本队和澳大利亚队先后进行了6场比赛,取得5胜1负的战绩。本月13日,女篮亚洲杯的

    2025-07-09 19:38:00
  • 因编制或提供虚假资料等,太保产险梅河口支公司合计被罚13.2万元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7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梅河口支公司,因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被罚款12万元。时任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梅河口支公司经理窦瀚权被警告并罚款1.2万元。

    2025-07-09 16:52:00
  • “红领巾”砺军魂——建瓯“少年军校”点燃青少年爱国强军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及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爱国拥军、保家卫国的种子深植少年心田,近日,在福建省建瓯市实验教育总校通济小学隆重举行以“红领巾·砺军魂 向未来”为主题的“少年军校”开学仪式。该活动旨在依托“少年军校”这一生动实践平台,引领广大青少年砥砺意志品格,激发爱国

    2025-07-09 14:45:00
  • 当良渚古城与罗马古城“相遇”,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在杭州开启!

    当良渚的玉琮遇见罗马的砖石,当西湖的柔波映照着维也纳的月光,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在杭州开启……今年的7月6日,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6周年的日子,也是第6个杭州良渚日。今天,“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罗马古城”文明对话活动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举行。来自中国和意大利的110余位嘉宾齐聚良渚,以“文明

    2025-07-06 18:11:00
  • 俄方正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美暂停“援乌”有啥算计?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的通话后,4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通话,同意将共同努力加强乌防空能力。德国4日证实,总理默茨与特朗普通话讨论了防空问题。与此同时,俄方正对乌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美方暂停部分对乌军援使乌克兰压力倍增。分析认为,美暂停“援乌”有其算计与伎

    2025-07-05 20:52:00
  • 边城见闻:在唱响《乌苏里船歌》的地方,同绘一幅“鱼皮画”

    原标题:在唱响《乌苏里船歌》的地方——大顶子山下,同绘一幅“鱼皮画”(边城见闻)大顶子山顶峰一景。徐义摄饶河县赫哲族渔民驾舟撒网捕鱼。徐义摄尤雪松(右一)向俄罗斯游客教授鱼皮画制作。石乔摄饶河县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那乃族工匠交流桦树皮制作技艺。李文博摄俄罗斯游客在饶河县四排

    2025-07-04 07:20:00
  • 毕马威:医疗大模型中国发布数量占全球七成

    【毕马威:医疗大模型中国发布数量占全球七成】《科创板日报》3日讯,毕马威中国发布《首届健康科技50》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据不完全统计,在已发布的医疗大模型中,按模型类别来看,大语言模型数量最多,占比近65%;按分布海内外发表数量来看,中国发布数量占比超70%。此外报告指出,中国智能医疗器械市场增

    2025-07-03 13:12:00
  • 2025世界高铁大会:中国高铁的高光时刻与全球共进的号角

    在交通强国建设的时代浪潮中,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将于2025年7月8日至11日在北京盛大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这不仅是中国高铁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更是全球高速铁路领域的一次重要盛会,标志着中国高铁在国际舞台上正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全球盛会,见证高铁发展

    2025-07-03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