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效办成一件事|“快接电,才能早投产”

3月17日下午,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鑫中路附近的恒立智能电动控制产品生产基地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景象。眼下,项目一期工程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调试,工人们穿梭于厂房之间忙碌不停,而在配电房内,国网南京市江宁区供电公司客户经理周睿正在仔细检查电气设备,确保每一处细节都万无一失。

记者从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了解到,为满足“电等发展”,2025年,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将持续聚焦省市重大项目,主动服务调研项目需求,确保企业“入驻即送电”,助力我市重大项目跑出“电力加速度”。

“没有因为用电问题耽误一天施工进度”

当天,在项目建设现场,南京恒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相如站在已经竣工的基地前,眼中满是期待,“未来这里,生产车间、研发中心、试验中心及配套等设施将一应俱全,计划今年6月正式投用,预计年产智能电动控制产品5万台套。”

这项连续两年被列为市级重大项目的工程,从基建开工临时用电接电到项目完工前实现正式送电,只用了一年多时间。用冯相如的话说,“只有快接电才能早投产,正是供电公司的超前服务,让我们可以无缝衔接设备调试和生产投产。”

回忆起项目建设初期的场景,冯相如告诉记者,2023年初刚拿地时,供电公司就为他们接起了临时电,确保项目能够如期开工,“没有因为用电问题耽误一天施工进度。”

走进厂房,冯相如指着整齐排列的设备说,原本预期在2024年底能完成正式送电,实际上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周,为项目早日投用争取了宝贵时间,“在设备调试阶段,他们还派专人驻场指导,确保用电安全。这种专业和细致的服务,让我们对在南京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电网规划早跑5年,为企业发展留足“电量”

是什么让企业负责人对南京的用电服务给予如此高的评价?“靠前一步,企业发展更有速度,营商环境更有温度。”走在企业配电房内,周睿这样回答。

恒立智能电动控制产品生产基地所在的区域此前属于待开发区域,周边变电站布局较少。2023年初,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联合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该片区配网规划研究,为片区未来5年发展留足“电量”,也为恒立智能电动控制产品生产基地用电需求提前做好了储备。

靠前一步,超前完成企业基建临时用电接电。2023年6月,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快速响应企业需求,完成基建临时用电接电,超前客户基建开工计划;2024年9月,企业正式提出10kV双电源、12500kVA用电需求后,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又第一时间制定供电方案并完成审批,相比常规双电源项目提速60%。

为帮助企业节省成本,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与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实施电力外线工程建设,为恒立智能电动控制产品生产基地项目节省了约400万元的外线投资,最终在2024年12月9日,提前两周为企业完成正式送电。

省级及以上园区年内实现“开门接电”全覆盖

3月8日,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芯片之城科创基地一期工程成功送电。16.48公里的电力线路敷设,让电源接入点直达项目“家门口”。据了解,项目规划建设三期,全部竣工后,一座高科技产业新城将在长江北岸崛起,引领区域产业飞跃。

国网南京市江北新区供电公司营配管理部主任孙健介绍,2024年收到项目一期的正式用电申请后,便立即组建属地供电专项服务团队,结合区域配电网情况及客户用电可靠性需求快速制定“开门接电”供电方案,并于45天内完成电力线路敷设。

目前,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芯片之城科创基地二、三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项目一期正式送电后,原本用于前期施工建设的4台临时用电箱式变压器被转接至项目三期现场,实现一期送电“完工”与三期“开工”用电无缝衔接。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重新布局临时用电线路的时间成本,更为企业省下了一笔不小的电力设施建设成本。

2024年,围绕服务重大项目用电保障,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完成13个省级及以上园区“开门接电”示范区建设,建设完成率达75%以上;2025年,计划实现省级及以上园区“开门接电”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2024年底,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发布“电力宁满意”营商环境十项服务举措,2025年围绕服务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又启动“电引擎”专项提升行动,将进一步细化落实营商环境服务举措,为南京经济发展贡献电力力量。

【记者手记】

电力先行,护航发展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而“动力源”离不开“电力源”。记者在采访企业时,负责人冯相如说出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一个项目的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事情很烦琐,但在用电方面我几乎没操过心,整个建设过程可以用‘无感用电’来形容。”

从一片空地到现代化厂房,从临时用电到正式送电,冯相如的话,从企业的视角展现出供电部门的责任与担当,更展现出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行动。电力先行,护航发展,南京正以高效的服务理念,助力企业加快发展。

通讯员 束佳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吴春霞

相关文章
  • V观财报|新里程董事长林杨林被留置并立案调查

    中新经纬7月6日电 新里程6日公告,收到公司董事长林杨林家属的通知,公司董事长林杨林被太原市小店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公司确认董事长林杨林近期无法履职,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未被要求协助调查。新里程表示,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公司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董事许铭桂在董事长林杨林

    2025-07-06 16:49:00
  • 山西省首笔民营企业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落地

    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我省首笔民营企业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落地  本报讯(记者孟婷)7月1日,记者从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获悉,该行成功落地我省首笔民营上市企业股票回购增持5000万元专项贷款,精准助力企业实施股票回购计划,以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激发资本市场活力。  2024年10月,央行联合金融监

    2025-07-06 06:01:00
  • “洪漂人才荟”夏季夜市招聘会燃动江畔

      7月4日18时,在朝阳江滩公园观洲湾天然泳场岸边,一场以江水为媒、沙滩为席、星光为幕的“洪漂人才荟”夏季夜市招聘会火热举行,将江畔装点成一座流动的人才集市。  据悉,本场招聘会是我市市本级2025年“洪漂人才荟”夏季夜市系列招聘会的首场,包括10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30家企业现场搭台,共提供50

    2025-07-05 12:59:00
  • 成都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全市专业技术人才超245万

    成都已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本报资料图片去年,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唐安华成为成都高新区首批自主认定的成都市C类高层次人才之一,“公司提交了自主认定申请后,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对我们产业一线技术职工来说,自主认定机制是很好的机会和鼓励。”机制

    2025-07-04 07:57:00
  • 拆解一架飞机 回收率超90%

    工作人员正在拆解飞机。 本报资料图片仲夏时节,蓉城大地处处生机勃发。来到双流区广牧路599号,门口的巨大标识“Airbus”格外醒目,提示着行人,这里是空客(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该项目2022年签约落地成都,仅用14个月便实现项目竣工投运,填补了中国航空产业链末端空白领域。“今年预计有20

    2025-07-03 09:36:00
  • 三鑫医疗:将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三鑫医疗(香港)有限公司

    观点网讯:7月1日,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鑫医疗”)发布公告,宣布将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三鑫医疗(香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美元,由三鑫医疗100%持股。三鑫医疗表示,本次对外投资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是公司实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强公司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交流和海外业务的拓

    2025-07-02 00:01:00
  • 青海绿电已送达至全国16个省区市

    6月30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完成全国首次、青海首笔跨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绿电交易,青海绿电送至2500公里外的广东省。至此,青海绿电外送范围扩展至北京、上海、河南等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组织,共同促成华北、东北、西北送广东的绿电交易,其中

    2025-07-01 09:04:00
  • 广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产自花都

    视频 | 国家级花都经开区启航!投资盛会签约48项目,千亿投资加速“枢纽经济”跃升

    2025-07-01 00: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