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体验·民生一线观察|城市守护者的夜间日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当城市里千家万户进入梦乡,有一批劳动者却走上工作岗位,有的在火车站派出所为旅客排忧解难,有的在医院急诊室抢救患者生命,有的在荒郊野外检修电路守护光明……他们是城市夜间的守护者,是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是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在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人民日报记者跟随城市“守夜人”,一同记录下他们的夜间工作日志,并以此向他们致敬。

——编者

湖南长沙南站派出所执勤警务大队大队长钟亚——

穿梭晨昏线 守护赶路人

加开24趟“红眼高铁”,当天发送约23万旅客,比平时多8万人……4月3日清明假期前一天的长沙南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熟悉的不眠夜。

佩戴好执法记录仪,别上对讲机,打开警灯,整好队伍,出发去巡逻。

候车室里,不少旅客把行李箱留在座位上,然后去上洗手间。“虽然社会治安很好,但是出门在外还是不能大意呀!”我提醒着。

记不清已经巡过几趟了,反正今天的微信运动又是3万多步。同事们常开玩笑说,只要是我的值班日,步数榜首就没有悬念。我把这个当作是分内的事,因为作为大队长,每个岗位我都要走到。

“候车室B6位置有位老人求助,行李和家人都找不到了。”晚上10时,我肩膀处的对讲机突然响起。

“收到,我在附近,立刻前往!”我带着同事朝着目标区域奔去。原来,老人去趟卫生间的工夫,行李和家人就都不见了,一时间急得坐立不安。

“您莫急,跟我们回忆一下您是从哪边的电梯上来的?”我一边通过对讲机指挥同事调看监控,一边安抚老人。

一番查找,原来老人错把B区当成A区。因为车站候车区比较相似,有时候老人、小孩容易把两个区域弄混。从接警到处置完毕,前前后后只花了20分钟。老人不仅找到了行李和家人,也没耽误返乡。

“帅哥住店不?打车不?再拉一个人就走……”出站口附近,零星有戴着口罩的人,向到站旅客推销旅店和黑车业务。

针对扰乱站场秩序、涉嫌违规经营的黑车、拉客等现象,靠巡查还不够。我们还联合地方派出所,开展上门提醒、约谈,从源头解决问题。

在出站大厅和站前广场,有一些乘客席地而坐,准备将就一晚,等第二天天亮再继续行程。我们挨个上前沟通,将他们引导到车站特意开辟的夜间临时等候区。这是长沙南站近年来开设的为过夜候车旅客提供休息的区域。派出所也加派人手,配合做好夜间安全保障。

“里面有热水、椅子、网络。大家休息时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明天安安心心回家!”我提醒道。很快,夜间临时等候区里的人越来越多,我的心里也暖暖的。

叮嘱完夜间临时等候区的旅客,已经是凌晨4点多。抵达旅客很少了,我们终于可以坐下来歇歇。

“亚哥,今年回家扫墓又要‘迟到’几天了吧?”长沙南站派出所教导员刘伟问我。

“你不也一样?”我笑着答道。

在这难得的放松时刻,天边的朝霞渐渐浮现。“辛苦你们了,接下来4个小时,预计有6万人进站……”长沙南站客运值班员邓粤湘打来电话。

“没问题,保证维护好车站秩序!”我回复道。

现场素描:

在跟随钟亚队长体验夜间执勤的过程中,“3万步”这个此前新闻报道中的抽象数据,化作了制服上的汗水和双腿的疲惫。

既要有处置突发警情的雷霆手段,更需怀揣服务万千旅客的赤子之心。这位55岁的民警,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当列车驶离站台,那些穿梭在晨昏线间的身影,正是城市守护者的生动注脚。

(人民日报记者孙超采访整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李铁刚——

与病情赛跑 做患者“医靠”

“快救人!”在辽宁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大厅的电子钟泛着冷光,我刚接过值班医生的对讲机,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就打破了夜里的寂静。担架床上是浑身湿透的建筑工人,他的右胸受了伤。

“张力性气胸!准备闭式引流!”我扯开他的工装服,指尖触到胸腔下鼓胀感。当手术刀划开皮肤的瞬间,气体混着血沫流了出来。经过紧张且快速的处理,工人逐渐转危为安。

晚上8点时分,急诊大厅迎来第二波高峰:患急性肺炎的小伙、突发胰腺炎的中年人、玩耍摔伤骨折的孩童……抢救室的担架床不够用,患者只能在轮椅或长椅上输液。主治医师老代刚处理完一名过敏性休克患者,又转身冲向另一名患者:“开放气道!准备吸引器!”他的白大褂上沾着血迹,却浑然不觉。

夜深人静时,急诊科仍灯火通明。留观室里,一名外籍游客因高热惊厥被送来,家属不会中文,急得手足无措。护士小冯用手机翻译软件逐句沟通,又为患者递上温水、掖好被角。在急诊科,在冰冷的仪器与数据之外,我们始终是患者最坚实的“医靠”。

子夜,我习惯性巡视科室。抢救室里,一名心衰患者的血压终于稳定;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内,脑梗老人的肢体开始有了微动……看到一名名患者情况好转,觉得自己的努力都很值得。

走廊尽头,主治医师小梁蜷在值班室沙发上小憩。我问她累吗?她笑笑:“主任,您不也一样?”是啊,从医二十载,不都是这么坚持下来的吗?但每当听到患者家属那句“谢谢”,所有的疲惫都消散了。

窗外晨曦微露,抢救室的自动门突然打开,监护仪的警报声越来越大。担架床上的中年男人西装被冷汗浸透,心电监护仪跳跃着无序的波形。

“心室颤动!继续按压!”我迅速扯开他粘在胸口的衬衫,“上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超声探头压上青紫的腹股沟,股动脉在屏幕上缩成细线。ECMO团队的主治医师小高在超声引导下熟练地置入管路,护士小刘迅速将已预充排气的连接套包递上手术台。

病情转机了!离心泵启动的嗡鸣吞没了所有声音,黑紫色血液在透明管路里翻涌,途经氧合器时骤然鲜红。ECMO屏幕蓝光如水波泛起,当自主心律终于在机械支撑下泛起微澜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晨光洒进急诊大厅时,我看到那名建筑工人终于撤下了呼吸机。他费力地在写字板上勾画,我们以为是疼痛示意,却见歪扭的线条是一朵5个瓣的野花,箭头指向窗外沾着晨露的迎春花。这是对生命的渴望!

现场素描:

有人问,急诊科医生最熟悉什么声音?是除颤仪的充电声,是血液灌流机的嗡鸣。急诊科的24小时,是“急、危、重”的循环,是人间温暖的守护。他们常见凌晨4点闪烁的星光,更收获过无数真挚的感谢。只要他们穿上这身白衣,便刻记了医者的誓言:救死扶伤!

(人民日报记者辛阳采访整理)

安徽淮南供电公司超特高压运维班班长罗铭谦——

行走在深夜 坚守住光明

4月3日晚上9点,我坐上黄色工程皮卡车,从安徽淮南供电公司出发,汇入了繁忙的车流中。

今晚,我要和两名同事一起,到距离10公里外的沈家岗,对1000千伏淮上线开展巡视。

1000千伏淮上线起于淮南,终到上海,是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交流输电线路,全长约759公里,线路平均输送功率约600万千瓦,相当于上海市实时总用电量的近1/10,是名副其实的长三角能源大动脉。

“无人机、红外测温仪、探照灯都带上,再检查一遍,我们就出发!”停好车,交代好注意事项,我和同事就出发了。

“跟着我走!”每次巡视的时候,我都会自觉走在最前面。天黑路滑,背着各种设备的情况下,我担心同事不熟悉路况,很容易发生危险。今晚这样的夜巡,我早就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了,几乎每一基塔杆的位置和路径全印在我的脑子里。

我们3人在一片松软的田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20多分钟,终于到了第一个塔位。拿出巡视记录本,绕视一周,杆塔本体、基面、通道,一条条,一项项,都要仔细检查,记录清楚。

虽然线路上安装了视频监控、微拍等智能设备,但夜巡是必不可少的。受环境温度和光照影响,有些异常放电的情况在白天难以发现,同时夜间没有背景光源对仪器的干扰,测出来的温度也相对准确。

找到相对平坦的位置,我打开拎了一路的黑箱子,拿出无人机开始对线路通道保护区巡视。这是我们巡线工人的“第二双眼睛”。春季风大、天气干燥。清明前后,村民祭扫频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引发山火影响线路安全。

“温度10.4摄氏度,正常。”我的同事李正,去年刚入职,今晚负责用红外测温仪观测耐张接点温度情况。

“按这,手别抖,焦距调好,看一下温度正常不?一个不能漏……”我边对他演示,边说。一个塔从上到下,要记录12个点位数据。

“班长,我被蚊子咬了。”记录完毕,李正挠着脖子朝我走来。

“来,喷点。”我打开包里公司配发的随身药品袋把防虫喷雾交给他。在户外与杆塔和线路为伴是输电专业的常态,巡线员不仅得有“铁脚板”,披得了荆,斩得了棘,还要忍得下蚊虫。

这次夜巡测温,线路运行状态良好。我在微信工作群里报备巡视任务完成。

“回来注意安全,夜里冷你们千万别冻着,给你们备的面包有没有带上啊?”工区的党支部书记武劲松看到信息后打来电话询问。

“闻闻油菜花,看看风景,吃个面包美得很呢!”我开玩笑说。

挂断电话后,我随手翻翻手机,今日超过两万的微信步数已经收获了好多个点赞。

现场素描:

跟随罗铭谦开展线路巡视,遇到了漫天蚊虫、满脚泥泞,让记者很狼狈。而他,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用电安全稳定,二十三年如一日,真正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变成了行动。

罗铭谦却说,这么多年,巡线工人的工作条件和保障措施越来越好,周边的村民很支持他们的工作,让他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温暖和鼓励。在无尽的夜色里,罗铭谦的脚步坚定而执着,因为他的每一步都踏在守护光明的路上。

(人民日报记者徐靖采访整理)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 坐火车对充电宝有啥要求?南航哪些航班打折?地铁最晚几点收车?暑假出行指南请收好

    2025年暑运已于7月1日开启,暑假返家、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多。7月10日,沈阳日报与市政府办公厅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中铁沈阳局、南航北方分公司及沈阳地铁有关人士做客沈阳日报社5G直播间,就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现场回答读者和网友提出的问题。本期嘉宾:沈阳站客运车间助理工程师 李丰;南航北方

    2025-07-11 10:22:00
  • 陕中二附院脑病三科成功为退役军人实施颈动脉“取栓+支架”手术

    “一、二、一!”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三科(神经介入科)病房走廊,传来了一阵铿锵有力的正步声。这位精神抖擞的"特殊患者"普先生(化名),是一名光荣的退役军人。就在不久前,他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突发危机:老兵遭遇“脑中风”威胁患者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紧急入院。入院时完

    2025-07-09 11:01:00
  • 大理一幼童躺街上被快递货车碾压身亡,目前正在责任认定中

    幼童独自一人站在路口门头广告投影灯产生的光影下玩耍。 监控截图7月2日晚间,在云南大理市大展屯综合市场附近发生了一起车祸,一辆“中通快运”派件货车左转时后轮碾压到一名正躺在地上的幼童。中通快运方面就此称,当时快递货车正常行驶中突然晃了一下,司机以为压到了石头,下车查看后立即报警并拨打120。医院方面

    2025-07-06 15:32:00
  • 世俱杯|九人“大巴黎”“惨胜”拜仁晋级四强

    新华社亚特兰大7月5日电(记者公兵、缪培源)5日,在2025年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一场四分之一决赛中,巴黎圣日耳曼在遭遇两人被红牌罚下的情况下,2:0“惨胜”拜仁慕尼黑,晋级四强。 巴黎圣日耳曼主教练恩里克在比赛中庆祝。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拜仁和巴黎圣日耳曼此前14次交锋,前者8胜6负。最近四次对

    2025-07-06 10:47:00
  • 权威数读|一周“靓”数

    今年“暑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前5个月我国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735亿元……本周这些靓”数,值得关注。文案:刘雅萱

    2025-07-06 09:48:00
  • @金昌人 下一场雨在路上了,请注意防范

    受冷空气和高原槽共同影响,预计3日至4日我市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市区小到中雨,永昌县中到大雨、南部沿山区大到暴雨。主要降水时段为3日傍晚至4日上午;过程累计降水量8~50毫米左右(金川区8~15毫米,永昌县15~50毫米)。请注意防范局地短时强降水和过程累积雨量较大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泥

    2025-07-04 12:37:00
  • 老人被青蟹刺伤,隔天急诊截肢,抢救9天后仍不幸离世!医生提醒→

    近日,浙江温州乐清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起死亡病例,一名老人在家处理青蟹时,不慎被其腿刺伤左手,经过9天时间抢救,仍不幸离世。文章称,该老人的左手被蝤蛑(记者注:即青蟹)刺伤后,本以为只是小伤,贴上创可贴了事。之后,手部伤口有些肿胀,但老人也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刺伤23小时后,第二天一大早,

    2025-07-03 21:58:00
  • 自来水管爆管 蚌埠6条公交线路临时改道

    大皖新闻讯7月2日,记者从蚌埠交警部门获悉,因胜利东路北侧自来水管爆管抢修,该路段机动车道实施全封闭施工,公交车无法正常通行,自2025年7月2日起,当地公交集团所属105、108、116、120、159、学1路等6条公交线路临时改道。具体调整为:105路(滨湖新区首末站→新船塘方向)、108路(天

    2025-07-02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