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考古队进场,将辨"37字秦始皇釆药石刻"真假

今天,考古工作者将进入现场,调查扎陵湖北岸“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鉴定完毕之后,将召开新闻发布会。以上为记者最新获悉的消息。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发表《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文章部分摘引如下:

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这一黄河源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同时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意义十分重大。

该石刻镌刻字体为典型的秦小篆,所刻内容大意为:秦始皇廿六年,皇帝派遣五大夫翳率领一些方士,乘车前往昆仑山采摘长生不老药。他们于该年三月己卯日到达此地(黄河源头的扎陵湖畔),再前行约一百五十里(到达此行的终点)。

黄河源石刻位于扎陵湖北岸山坡半腰一处凸出的玄武岩基部,石刻为摩崖之属,刻文岩壁为中间高、两端低的菱形,壁面总长82厘米,最宽处30厘米。岩壁表面上方有轻微剥蚀,中部有一道斜直的裂痕,壁面磨蚀风化较为严重,下方有多处残损剥落。

……

石刻内容及其所在地理位置,解决了国人千古争讼的关于“昆仑”“河源”的精确地望问题,记录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遣使向昆仑山寻觅仙药的历史事实,补全了文献记载的缺失。

文章发出后,引发大量关注。有的学者分析石刻文字字体、刻痕;有的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有造假嫌疑。

释字可靠,不能直接帮助准确断代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刘钊发表《我对昆仑刻石的看法》,直言:“我虽然不敢贸然判定其一定为真,这缘于现在的文物造假早已今非昔比,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造假者不敢造的,但是对很多人轻易断言其一定为伪也不能苟同。”

抛开其他,先从文字看,我觉得昆仑刻石的文字时代特征明显,风格统一,看不出什么破绽。如“皇”字上部从“白”,“大夫”合文符号位于人形右侧手臂下,“方”字下部先向右转再向左迴的形态,“翳”字所从“医”字左旁竖笔出头,“以”字从“人”的写法,“己”字下部右曳,“年”字所从“禾”头左斜穿透笔画,“到”字所从“至”旁上部交叉处写得很开,“此”字所从“匕”旁下延等,都具备秦至汉初文字的书写特征,在秦文字中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写法。

从辨字来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秦文研究会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秘书长赵平安表示,除了有几个残泐(指金石铭文残损不全)的文字可能有讨论空间外,作者释字是基本可靠的。这件“摩崖”使用的是典型的秦篆文字,秦篆传世和考古发现都很多,所以并不难认。这类篆文从战国到秦代都在使用,汉代以后也可以袭用,时间跨度较大,对“摩崖”准确断代不能提供直接帮助。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辛德勇在微信公众号“辛德勇自述”中三次发言,今早强调“假的真不了”。“我只不过表述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指认所谓‘昆仑山铭’为今人赝造。……我敢这么坚决地讲,当然理据十足,所以纔(才,最早见于小篆,记者注)气壮得很!”不过,辛德勇并未公布详细的论证细节。

释义文本,“可以再讨论”

除了字体、字形本身,学者们对石刻中的时间、地点也有不同看法。有学者直言,虽然自己没有去实地看过,但从发表的文章看,石刻文字释义还“可以再讨论”。

“廿六年三月己卯日”具体对应何时?质疑者认为,这个年代可能露出了破绽。

秦始皇廿六年为公元前221年,即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那一年。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院长曲安京撰文指出,根据其对《颛顼历》的研究,秦始皇二十六年三月不存在己卯日,“石刻上记录的‘廿囗年三月己卯’,无论如何无法与《颛顼历》吻合”。

“昆仑石刻”内容是否有望确证古文献中的“昆仑山”所在?从文本角度,对于“昆仑山”的确证或许尚需进一步论证。

仝涛在文中指出,秦代一百五十里约等于今天62.37公里,从石刻地点向西行60公里,正是今天“星宿海”的位置。而历史上,星宿海一直被认为是黄河源头所在。故而,“可见远在先秦时期已经认定黄河河源为星宿海,其周邻山脉为昆仑山”。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宗迪质疑称,如果秦朝已经知道黄河源的位置,且此处已经被命名为昆仑山,为何这么重要的地理知识到西汉反而不知道了?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秦文研究会会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秘书长赵平安表示,这件“摩崖”是一直露天的还是后来暴露的、“玄武岩”成分如何、风化情况如何、文字是用什么工具契刻的、“摩崖”周边发现过什么时代的文物、到这里的古道情形如何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了解。“为了给社会一个准确的判断,组织多学科专业团队,现场考察鉴定已刻不容缓。”

众说纷纭、百家争鸣的背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关于石刻的讨论正体现出公众对于历史文化的热切关注与浓厚兴趣。

相关文章
  • 《什么是青海》一书出版发行

    6月23日,全景展现青海自然人文与发展成就的书籍《什么是青海》在西宁正式出版。该书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出版传媒集团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以“一江清流”“时光脉动”等六个篇章组成,系统梳理了青海“五个文化”传承脉络,呈现了三江源、昆仑山等壮丽景观,记录了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2025-06-24 09:30:00
  • 今考古队进场,将辨"37字秦始皇釆药石刻"真假

    今天,考古工作者将进入现场,调查扎陵湖北岸“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鉴定完毕之后,将召开新闻发布会。以上为记者最新获悉的消息。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发表《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文章部分摘引如下: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

    2025-06-13 09:54:00
  • 央媒看湖南丨越融合 越“硬扎”——湖南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

    光明日报记者 禹爱华 龙军5月18日晚,湖南大剧院,观众回味着音乐话剧《西汉有戏·辛追的家宴》。这部多媒体融合剧大量运用数字技术,让文物在舞台上“活”起来。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大方向。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

    2025-05-27 06:42:00
  • 新华视点|我凭热血书华章 青春逐梦展锋芒

    在新疆昆仑山中,有一群年轻人远离城市繁华,用双脚丈量高山,把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为国家能源安全默默奉献。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分公司承担的塔里木油田普西三维项目位于叶城县的昆仑山区,工区98%以上都是山体,最高海拔3200米,山体最大落差700多米。王子剑是一名测量员,从事物探工作已经

    2025-05-09 20:07:00
  • 新民艺评|索尼亚·布雷斯勒:诗意,是否仍能让时间放缓脚步?

    《心之旅:诗意的回响》一书,是中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创作的一部罕见而深沉的心灵之作。作品将文字与图像、过去与现在、个体记忆与智慧巧妙交织,呈现出一幅灵魂与文化交汇的诗意画卷。在这本书中,赵丽宏邀我们踏上一段罕见的旅程——穿梭于文字、书法与感悟之间。这本书在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与对当下意义追寻之间,编织起一条

    2025-05-02 11:55:00
  • 文化中国行|泸州市叙永县文物四普发现曹公祠摩崖造像杨升庵曾撰文赞扬他的功绩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文/图/视频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摸清文物“家底”。记者4月23日从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第四次文物普查中,在叙永江门镇永宁河畔崖壁上新发现明代曹公祠摩崖造像。这位明代官员开通永宁河水运的功绩,还曾引来明代状元杨升庵专门写文赞扬。纪念曹震

    2025-04-23 17:57:00
  • 2025年河源市全民阅读活动暨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为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提高市民文化素养,推动河源市宣传文化高质量发展,4月23日,2025年河源市“全民阅读活动”“版权宣传周”“绿书签行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河源市图书馆举行。河源市委宣传部、河源市文广旅体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共同启动活动。活动现场 活动以英语讲述《上莞追龙故事

    2025-04-23 12:05:00
  • 四川省南部县多方面简介

    #四川#​#寻味四川#​#四川南部印象#​#南部县#​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一、地理概况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298—826米。嘉陵江流经境内78公里,西河(古称西水)流长202公里,水资源丰富,拥有西南最

    2025-04-22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