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一文回顾“嫦娥系列”带过哪些东西上月球?

7月10日记者了解到,我国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目标直指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此次任务的核心科学目标是探测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其存在与否对未来月球基地的选址与建设至关重要。嫦娥七号还有一个工作是要带一台地震仪上去,通过这个仪器来反映月球内部的结构。

从嫦娥一号踏梦而行

到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

中国探月步伐铿锵有力

“嫦娥”家族不断壮大。

我国科研人员制作的月球背面影像图。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供图)

一起来回顾下

嫦娥系列都带了

哪些“秘密武器”探索月球?

【嫦娥一号】

嫦娥一号卫星自2007年10月24日发射,2007年11月5日顺利进入绕月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

嫦娥一号搭载仪器:CCD立体相机、γ/X射线谱仪和干涉程序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低能离子探测器等。

成就:获取了我国首张120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首张三维月球地形图,探明了14种有用元素在月球上的分布特征。

2009年3月1日,在圆满完成任务后,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光荣完成使命。

【嫦娥二号】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二号任务是以绕月探测工程备份星为基础,进行技术改进后,作为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试验探月工程二期部分关键技术,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嫦娥二号搭载仪器:利用随身携带的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X射线谱仪、γ射线谱仪、微波探测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等七种“武器”,获取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数据。

这是拉普拉斯-A三维景观图(数据获取时间为2010年10月28日)。新华社发

成就:拍摄了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图,还为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虹湾进行了高精度成像。此后,嫦娥二号相继奔赴日地L2点开展科学探测,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进行飞越交会探测。而后飞到1亿公里以外,对我国深空探测能力进行了验证。如今,嫦娥二号还在绕太阳轨道上运行。

【嫦娥三号】

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加强型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月面。嫦娥三号首次实现了中国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是中国航天领域技术最复杂、实施难度最大的空间活动之一。

随嫦娥三号着陆器一同“奔月”的还有一位“网红”——玉兔号月球车。

嫦娥三号搭载仪器:着陆器上携带了近紫外月基天文望远镜、极紫外相机、测距测速雷达和激光测距仪等;嫦娥三号巡视器,全称月面巡视探测器,又被命名为“玉兔号” 。玉兔号月球车通过轮子“行走”,轮子上面是一个“箱子”,两侧分别有两扇能活动的太阳能板,中间有一个“桅杆”,上面有它的“眼睛”—相机。此外,还有一个机械臂,能做简单的探测活动。

成就:嫦娥三号和玉兔在月工作期间,通过全景相机、地形地貌相机、测月雷达、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等8个科学设备对月球、宇宙和地球进行科学观测,一举完成“巡天、观地、测月”三大任务——完成了天体普查、获得了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完成了月球地质剖面图。

【嫦娥四号】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成功着陆。同嫦娥三号携带一辆月球车“玉兔号”一样,嫦娥四号也携带了一辆月球车“玉兔二号”。1月3日22时22分,月球车踏上月球表面。

嫦娥四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

搭载仪器: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由结构模块、热控模块、控制模块、导光模块、生物模块等组成,搭载有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果蝇、酵母6种生物。载荷总重量2.6kg,此外,还有18毫升水,以及土壤、空气、热控以及两个记录生物生长状态的相机,总重量为2.608公斤,生物生长空间为1升左右。

玉兔二号月球车:升级全景相机、测月雷达,并新增月球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监测月表辐射环境)等;

国际合作载荷:德国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LND)、瑞典中性原子探测仪(ASAN)、荷兰低频射电频谱仪(探测宇宙低频信号)。

成就:嫦娥四号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一步。 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到月球背面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是全世界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事情,填补了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月球背面具有独特性质,嫦娥四号着陆地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月球车在月背行走时,还可以获取综合地质剖面。

【嫦娥五号】

“嫦娥五号”于2020年11月24日成功发射,并于2020年12月17日携带着采集的月壤顺利返回地球,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搭载仪器:“嫦娥五号”团队进化成“4件套”超强装备: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

采样设备: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密封封装系统。

科学载荷:月尘带电测量仪(分析月尘带电特性)、矿物光谱分析仪(原位检测物质成分)等。

特殊搭载:30 余种农作物和花卉种子(用于航天育种研究)。

成就: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截至2020年12月),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嫦娥六号】

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3日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火箭均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探测器经过轨道修正、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经历了13天环月等待,在完成2次月地转移入射、1次轨道修正后,返回器于6月25日与轨道器分离并携带月背样品重返地球,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六号返回器和降落伞

搭载仪器:

嫦娥六号总重8.2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

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是嫦娥六号任务的一大特色。本次任务搭载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载荷,“国际范儿”满满。

2024年6月3日,嫦娥六号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后拍摄并回传的着陆器和上升器合影。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成就:嫦娥六号返回器带回的1935.3克月壤样品,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球背面样品。与嫦娥五号样品相比,它颜色略浅、堆积密度更小、颗粒来源也更复杂。其采集地存在古老的月壤,与年轻的月壤对比后,有望助力月球演化等科学问题的研究。

期待嫦娥七号的出征,

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统筹:王菁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网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

相关文章
  •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一文回顾“嫦娥系列”带过哪些东西上月球?

    7月10日记者了解到,我国计划于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目标直指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此次任务的核心科学目标是探测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其存在与否对未来月球基地的选址与建设至关重要。嫦娥七号还有一个工作是要带一台地震仪上去,通过这个仪器来反映月球内部的结构。从嫦娥一号踏梦而行到嫦娥六号月

    2025-07-11 00:27:00
  • 【寿光】王之阁:把影像还给城市 用影像服务城市

    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静)影像中凝固着时间,而镜头是最好的语言。多年来,这位76岁的摄影爱好者,坚持摄影创作,勤耕不辍,用相机记录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他看来,家乡的发展,是永恒的摄影主题,每一张照片都是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深情。他就是王之阁。潜心摄影数载用镜头讲述城市“故事”盛夏时节,清晨的人民广

    2025-07-07 16:17:00
  • 小米YU7标准版定价25.35万元,3分钟大定突破200000台

    6月26日,外界期待已久的小米YU7正式发布,其标准版定价25.35万元,Pro版本27.99万元,Max版本32.99万元。全系超长续航,标准版835km。雷军表示,这一价格“比Model Y便宜1万”。小米汽车官微随后称,3分钟,小米YU7大定突破200000台。此前雷军官宣的“面向下一代智能设

    2025-06-27 00:01:00
  • 极为罕见!中国天眼有重要发现

    北京时间2025年5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中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带领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罕见的毫秒脉冲星,与伴星以3.6小时的周期相互绕转,且有六分之一的时间被伴星遮挡(即掩食,犹如日食或月食)。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

    2025-05-23 12:11:00
  • 天问二号探测器顺利转入发射区 计划5月底择机发射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5月18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按计划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顺利转入发射区,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计划5月底择机实施发射。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

    2025-05-19 07:03:00
  • 警号171300的临沧交警李俊杰 收获18.7万的点赞

    一位摩友在网络平台发布了一条关于临沧交警的“夸夸”视频收获了18.7万的点赞该摩友写道“摩旅至云南临沧市南伞口岸高速上朋友的运动相机掉了,在白岩收费站旁的高速公路五大队交警的帮助下,他们亲自驱车返回成功找回了运动相机,非常感谢#云南交警#临沧交警兄弟姐妹们帮我一起去夸夸他们”事情发生在4月17日下午

    2025-04-22 20:34:00
  •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

    2025-04-13 16:59:00
  • 国际首次!我国科学家测得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非常“干”。此项成果将为更好开展月球起源与演化相关研究提供有力支撑,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自然》审稿人认为,此项研究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具有高度的原创

    2025-04-10 0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