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热浪席卷大地,当城市在高温中略显慵懒,有群人却用坚守定义责任。
在南昌,有这样两群人:一群人在正午的滚烫路面匍匐“追光”,10公里电缆是他们守护光明的战场;一群人在破晓的八一广场躬身“剪影”,4万平方米绿荫是他们献给城市的诗篇。不同的“战场”,相同的坚守——他们用灼烫的金属工具丈量责任,用汗水守护城市绿色。
烈日下的“追光者”
7月8日12时15分,正是热浪最为肆虐的时刻。南昌市市政设施事务中心道路照明设施养护所内,一阵刺耳的警报声撕破了午间的沉闷——中心城市照明监控系统显示:前湖快速路全线控制箱供电异常!“初步判断10千伏高压电缆短路,影响范围很大。”故障若不及时排除,入夜后,前湖快速路10公里主路辅路,1200余盏路灯将集体“罢工”,给市民出行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为此,市市政设施事物中心道路照明设施养护所路灯养护三队队长黄长义抓起工具包,带着电工班组一头扎进户外蒸笼般的热浪中,驱车直奔前湖快速路故障点。
故障现场,黄长义和队员们迅速拿出高压电缆检测仪等专业设备,采用分段检测法,如同进行精密扫描,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汗水瞬间浸透了他们深蓝色的工作服,在背上晕开大片的深色印记。最终,在一处施工痕迹复杂的区域,故障点被精确定位—— 一段高压电缆因外力或老化发生了短路烧毁。
找到故障电缆,真正的“硬仗”才开始。黄长义蹲在滚烫的地面上,打开沉甸甸的工具包,取出剥线钳、压接钳、热缩管……工具在烈日下反射着刺眼的光,握在手里也是烫的。黄长义小心翼翼地剥离损坏的电缆外皮,露出烧焦的内芯,专注地进行着修复作业。汗水如同断线的珠子,顺着他的安全帽檐、鬓角,大颗大颗地滚落。

电缆修复只是第一步。沿途还有因高温或其他原因损坏的单灯需要更换。黄长义和队员们的“战场”随即转移到了高空。
随着高空作业车臂缓缓升起,黄长义和搭档被送上了十几米的高空。阳光直射下,金属结构的灯杆和作业车平台被烤得滚烫,用手一摸,能烫出泡来。“这铁家伙,少说也有六七十度!”黄长义说。
登高梯一点点靠近灯杆顶端的灯具。黄长义迅速解开安全扣,敏捷地探出身子,熟练地卸下损坏的灯罩和灯泡,递给下方的同事,又接过崭新的灯具。“这活儿,夏天最难熬。上面是‘太阳烤’,下面是‘铁板烧’,安全帽里像扣了个蒸笼。”完成一盏灯的更换,作业车缓缓下降时,黄长义才得空长长舒了口气,后背的工作服紧贴在身上,湿透后又结了一层薄薄的白盐霜。
当日下午,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奋战,前湖快速路的电缆故障和损坏路灯全部修复完毕。夜幕降临,1200余盏路灯准时亮起,橘黄色的灯光重新勾勒出快速路的轮廓,照亮了市民归家的路。
广场上的“剪影人”
入伏后的南昌,太阳像个火球挂在天上,把八一广场的地面晒得发烫,连风都带着股灼人的热气。八一广场上,草木像被抽走了精气神,往日挺直的加拿利海枣羽状叶片蔫了一些,茵茵绿草也褪成了浅黄。
天刚蒙蒙亮,东边的天际线还泛着鱼肚白,万雁平已经带着班组的10个人扛起水管往八一广场走。“早6点、晚6点,就这俩钟头能浇水,不然太阳一出来,水浇下去根没喝着,先把叶子蒸坏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弯腰接水管,粗糙的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茧,指缝里还嵌着昨天没洗干净的草屑。
正午的日头最毒的时候,万雁平也没歇着,他带领同事们到八一广场的各个角落又巡了一遍。他捏起一片卷曲的叶子对着光看,指腹蹭过叶背的虫卵,眉头微蹙,转身跟身边的同事叮嘱道:“这片植物得赶紧除虫,晚了就会蔓延开。”路过几株刚补栽的麦冬,他又蹲下身扒开土看湿度,指尖沾着的泥块干裂成粉,“下午浇水时这片得多灌2分钟,土太干了,根扎不牢。”
最熬人的是打药除虫。病虫害趁着高温肆虐,他得背着几十斤重的药桶在太阳底下走,药雾混着汗水往眼里钻,涩得他直眨眼,却腾不出手去擦。有次给绿篱除爬藤,胳膊被带刺的藤蔓划开好几道血口子,血珠混着汗水往下滴,他瞥了一眼,抓过布条缠上,继续往前挪。“这点伤算啥,”他后来跟人说,“要是虫害传开,一园子花草就毁了,那才真叫心疼。”
夜深了,八一广场的灯全亮了,万雁平的身影渐融于光影。像极了一道“剪影”。他揉了揉发酸的腰,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个小姑娘对着修剪整齐的绿篱拍照,银铃似的笑声飘过来。他想起早上爬云梯时,阳光穿过海枣叶子落在地上的光斑,想起那些被救活的草木重新挺起来的模样,疲惫的脸上慢慢绽开笑容。
这已经是他在八一广场上度过的第十六个夏天了。他总说自己没做啥大事,但那些被他亲手浇活的草木知道,那些在八一广场上享受绿意的市民知道,这片在烈日下依然挺拔的绿色里,藏着一个园林人最实在的坚守——就像他常跟班组同事说的,“既然选了这行,就得让这些草木好好活着,让这片广场一直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