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局,以永远在路上之姿彰显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党中央就在全党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鲜明宣示我党推进作风建设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释放了“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强烈信号。

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百年传承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深刻昭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巨轮,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优良作风引领社会风尚,以作风建设凝聚民心。

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三大优良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规范党群关系,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群众根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并用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延安作风”打败脱离群众、奢侈腐败的“西安作风”。延安作风的感召力彰显民心向背,也让陕甘宁边区形成了“十个没有”的新风尚新气象,形成党风与社风的良性互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整风运动纠正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及脱离群众等问题,克服党内不良倾向,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巩固维护新生政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整顿党的作风系列部署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党以作风建设纠偏固本,保障改革方向,以优良党风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风气的正向转变,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开启作风建设新篇章,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治理“会所中的歪风”,从反对“车轮上的铺张”到破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久久为功,终有所成,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不仅重塑党的政治生态,更促进社风民风向善向上,光盘行动成为百姓自觉、低碳环保浸润日常点滴、亲清政商关系构建政商互动新气象,党风与社风民风的良性互动日益凸显。

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学理依据

党风正则社风清、民风淳。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的学理依据,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并通过中国共产党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理论传承创新与治国理政实践中构建起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深层逻辑。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党风是政党先进性的外在表现,也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其党风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不仅约束党员干部行为,更通过制定制度规范、树立价值导向及示范效应推动社会风气转变和优良新民俗的形成,突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作风本质是党群关系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建设的核心在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始终坚持基于群众路线实现作风净化,使党员干部在基层实践中锤炼作风,以党员干部的实干作风带动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的风尚,通过传导机制影响社会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党风与社风民风良性互动的格局。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作风”理论内涵,既为党风建设提供基本遵循,也为塑造向上向善的社风民风注入思想动力。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明确提出“党风”概念,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同志在窑洞中写就并发表的系列文章,标志着党的作风完整概念的形成。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明确强调,“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突出党风对社风民风的引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篇的邓小平理论将党风问题上升为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每个党员都能以身作则,我们的一切事情就好办了”。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于世情、国情及党情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将党的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口,坚守人民立场、注重建章立制、坚持常抓不懈,倡导时代新风,在守正创新中持续释放党风引领效能。

新时代党风引领社风民风的路径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保障。其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以上率下、以点带面”,唯有以全面从严治党固本培元,以示范引领凝聚共识,以文化浸润滋养生态,方能以党风之清正促社风之清新、民风之淳朴。

首先,以全面从严治党夯实党风根基。在决胜“十四五”之际,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再次突出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以及严的氛围。通过强化政治建设,聚焦“两个维护”压实主体责任;以“零容忍”惩治腐败,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树立清正廉洁的党风,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深化纪律建设,落实党内法规制度,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不断筑牢风腐防治的政治防线。

其次,以示范引领推动风尚转化。上下同欲者胜,以上率下者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正是坚持了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今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这关键时间更应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效应。既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打折扣、不做变通,形成“头雁效应”带动社会新风正气不断充盈,也要通过家风教育等常态化举措使党员干部在公私界限、亲情关系中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以清廉家风带动淳朴民风。

再次,以文化浸润滋养社会生态。新时代实现党风对社风民风的引领离不开“以文化人”,通过清廉党风的教化功能,推动形成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依托新媒体矩阵的立体化传播和以文艺作品为载体的浸润式传播,讲好新时代党的故事,使党的主张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要注重挖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榜样力量,弘扬红色文化,传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

作者黄煌华,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2024年度一般项目(编号:GD24CMK18)的阶段性成果

相关文章
  • 安徽省委批准,开除高光权党籍

    据安徽省纪委监委6月30日消息,安徽省民政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光权被双开。高光权 资料图经查,高光权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结交政治骗子,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违规接受旅游活动安排,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廉洁底线失守,对亲属不实际工作获取薪酬知情未予

    2025-06-30 13:06:00
  • “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

    “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成立104年,执政75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书写了气壮山河的恢宏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5-06-29 19:59:00
  • 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

    民生信阳视频号 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基,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改进作风,不能简单就事论事,而是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返璞归真、固本培元。 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

    2025-06-25 11:27:00
  • 110余吨!辽宁开展侵权假冒商品统一销毁行动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记者 田理)6月10日,辽宁省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2025年侵权假冒商品统一销毁行动。据统计,此次行动全省共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家用电器及电器配件、儿童用品及玩具、服装、家具及建筑装饰装修材料、计量器具、消防产品、燃气灶具、过期和侵权食品、肉制品、

    2025-06-10 15:07:00
  • 让星星火炬在新时代更加闪耀——写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之际

      星星火炬闪耀,照亮一代代少先队员的追梦征程。  红领巾飘扬,亿万少先队员沐浴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厚望,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指引方向。  少先

    2025-05-26 17:37:00
  • 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重庆理工大学用大思政课点亮“强国基因”

    当新质生产力邂逅思政课堂,如何让理论深度与科技前沿同频共振?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破题,通过教学模式革新、教研成果孵化、校地合作深化、特色品牌打造、师资队伍强化,构建起“全域协同”的思政育人生态。其一体化建设路径引全国40余家主流媒体聚焦,展现以科技赋能思政课“活、潮、实”的创新实践。海军1

    2025-05-23 08: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