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公司 贷款 企业 费用 车辆 万元 银行 中国 自己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血型不匹配也能移植?这台肝移植手术打破血型“结界”

生死十日血型破界,重生一念医爱无疆。

小郑今年刚满40岁,10年前,他与妻子带着两岁的儿子,一起从江西来到上海,经营起一家小小的水果店。水果店开在一条不起眼的街角,生意虽说不上红火,却也是维系全家生活的唯一途径。与无数来上海打拼的人一样,小郑用汗水换来了安稳的小日子。

如今,孩子已经小学毕业了,小郑的妈妈也从江西老家被接到了上海。原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天天平安度过。去年10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发烧,让全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安稳的生活一下子乱套了。

开始,小郑只是浑身无力,吃不下饭。他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吃点退烧药就能好,可短短几天,小郑突然连站都站不稳,眼睛也开始发黄。一家人突然觉得,这可不是普通的感冒,小郑病了,且病得不轻。

小郑被送到瑞金医院感染科,谢青主任诊断后说:他的肝脏完全“罢工”了,这是严重的药物性肝衰竭,需要考虑换肝,否则连命都保不住。

听到“换肝”,小郑一家顿时慌了,全家老小六神无主乱了方寸。

果然不出谢主任所料,小郑住院的第三天,就陷入了昏迷状态,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小郑的妻子攥着通知书,不停地颤抖。

且不说手术费要几十万,最难的,是要有合适的肝源。没有肝源,再多的钱也救不了命。要找到匹配的肝,谈何容易?小郑妻子想,老公命悬一线,别说等几个月,等几天都不行。蹲在医院的走廊里,小郑妻子彻底绝望了!

就在全家面临绝境时,瑞金医院肝移植病区的宋少华主任团队经过缜密评估,周密讨论,精心筹划,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可以试试跨血型移植!

为了挽救病情,小郑做过两次血浆置换,其体内针对B型血抗原的抗体滴度已大幅度降低,既少许延长了小郑的等待时间,也降低了血型不合带来的风险,这可能是最后的机会!原来,此时有一个B型的肝脏正在分配,而小郑是O型血,通常两者并不匹配,但是通过术前精准的血浆置换和术后精细的免疫抑制策略,医生也能用血型不匹配的肝救命。至于治疗费用,宋少华主任表示,医院可以通过医院的广聚善爱慈善基金提供一部分帮助。

在征得小郑妻子同意后,家属们决定把生死交给医生。今年才60多岁的小郑母亲此刻握着医生的手泪流满面:医生,求求您,一定要让我儿子活下来,他才40岁啊……。

事不宜迟,对小郑来说,现在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肝移植手术的准备工作立刻启动。

当天下午,手术正式开始。手术室里,各个环节既忙碌又有序:麻醉师紧盯仪器,移植团队精准切割,护士团队密切配合……。直到那颗陌生的肝脏在小郑体内顺利植入,所有医护团队才松了口气。整整5个小时过去了,此刻,窗外已是满天星斗。

看到手术室大门打开,在走廊焦急等待的小郑家属立刻迎了上去。他们既想知道结果,又怕知道结果,当看到所有医护人员脸上都露出轻松的神情,小郑妻子知道,手术成功了!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输血需要血型相同,肝移植当然也是如此。但这是一次例外的尝试,虽然在其它医院有过成功的案例,但瑞金医院的医生们却是第一次,因此,他们也在等待奇迹的出现!

术后的每一天都是考验。

小郑术后就转往了重症监护室,医护团队24小时守候,根据实时监测的免疫指标,动态调整抗排异药物的剂量与组合,用药物和仪器为他“护航”。一周后,小郑奇迹般地醒来了,轻轻地喊出妻子的名字。那一刻,妻子扑在病床前,又哭又笑。

从入院到手术完成,仅仅过去十天时间。一条鲜活的生命回来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回来了。20天后,小郑顺利出院。

如今距离小郑接受器官移植手术已近半年,在宋少华主任团队实施的精细化医疗管理下,他的身体各项指标稳定向好,顺利回归家庭生活。这套涵盖精细免疫抑制调节、术后心理康复等多维度的健康管理方案,既精准控制着抗排异药物的血药浓度,又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帮助他重建生活信心。虽然他体力尚未完全恢复,暂时无法打理曾经红火的小店,但能重新拥抱晨昏相伴的烟火人间,小郑望着窗外新抽的柳芽不禁感叹:"活着,真好。"

小郑的故事不是个例。在中国,每年有许多肝病患者在生死线上挣扎。跨血型移植技术,像穿透黑暗的一束光,让“等不到”变成“来得及”。医学的进步,它承载着丈夫重新握紧妻子的手,父亲再次抱起孩子的温度。

生命的奇迹,往往诞生于绝境中的那一次“试试看”。而这份奇迹背后,是无数医者的手术刀与仁者之心,是家人永不言弃的坚定,是每个人对活着的深深渴望。

什么是跨血型肝移植?

小郑的故事里,最关键的“救命稻草”是跨血型肝移植。这种技术如何打破常规?哪些人能用?医生又是如何完成这场“生命跨界”的?

1. 什么是跨血型肝移植?

通俗来说,就像输血需要血型匹配一样,传统肝移植也要求供体和患者的血型一致(比如A型血的人通常只能用A型肝)。但现实中,匹配的肝源往往“一肝难求”,许多患者等不到就去世了。

跨血型肝移植,就是突破限制,把不同血型的肝脏移植给患者。比如小郑这例是B型血的肝脏移植给O型血的患者。这背后的“黑科技”,是医生通过术前血浆置换,降低患者体内针对供肝血型的抗体水平,同时结合术后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哄骗”患者的免疫系统,让它暂时“认不出”新肝脏是“外来户”,从而避免激烈排斥。

2. 哪些人需要跨血型移植?

不是所有肝病患者都能用,它更像“最后一张救命牌”,多用于紧急情况下的肝移植:比如急性肝衰竭患者,可能几天内就会死亡,根本等不到匹配肝源。但注意!慢性肝病患者如果病情稳定,医生仍会优先寻找血型匹配的肝源,毕竟风险更低

3. 难关在哪?

第一关:免疫系统的“暴动”

人体免疫系统天生排斥“外来物”。血型不匹配时,这种排斥会更凶猛,可能直接“杀死”新肝脏。医生需要在手术前通过血浆置换降低抗体滴度,并给患者用强效免疫抑制剂,像“灭火队”一样时刻盯着排斥反应。

第二关:术后的“持久战”

即使手术成功,患者也可能面临感染、出血、胆管并发症等问题,尤其是血型不合可能造成的慢性排异。医生需要像“拆弹专家”一样,定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稍一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

文、编:东 东、张磊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陕中二附院脑病三科成功为退役军人实施颈动脉“取栓+支架”手术

    “一、二、一!”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三科(神经介入科)病房走廊,传来了一阵铿锵有力的正步声。这位精神抖擞的"特殊患者"普先生(化名),是一名光荣的退役军人。就在不久前,他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突发危机:老兵遭遇“脑中风”威胁患者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紧急入院。入院时完

    2025-07-09 11:01:00
  • 成为妈妈,“一种不能想象的巅峰体验”|记者手记

    我的朋友“精灵”。南方周末记者 郑丹 摄“我在生完孩子之后,当时感觉就是:哇!太棒了。”陈祉妍的音调突然高了起来。我猜,“成为母亲”是整个采访中,唯一令她亢奋的话题。(相关报道详见《不谈恋爱不结婚的年轻人,心理健康更差?》)她很认真地跟我讲,生育孩子所带来的巅峰体验,是其他任何情况下完全无法体会和想

    2025-06-23 00:01:00
  • 河南招培1900名助理全科医生

    2025年河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开启,今年河南计划招收1900人参加培训,6月20日前,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登录河南省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图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2025年,河南省共有53家培训基地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招收单位,招收对象包括:临床医学专业3年全日制专科毕业生(不含全日制

    2025-06-11 16:58:00
  • 阿尔茨海默药物甘露特钠多地“断货”?企业最新回应

    “求助!哪里能买到甘露特钠?医院和药店已经缺货了。”“为啥九期一越来越贵,现在直接买不到了?”近日,国产阿尔茨海默病(AD)口服药物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断货”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发酵,北京、广州等多地患者反馈医院开不出药,药店也“没货”。南方+记者从生产企业绿谷制药处获悉,“该药品的补充申请

    2025-06-06 17:13:00
  • 河南商丘一孩子贫血住院,医院要先献血才输血致其身亡?院方回应

    6月4日上午,河南商丘一家长在网络社交平台爆料,称自己的孩子因贫血住院,但医院表示想输血必须先献血,孩子住院4天不幸身亡。据网传视频显示,一男一女跪坐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大厅,其中女子边哭边拍打着地面,看上去十分痛苦。医院回应:视频内容不属实 家属可能是在博流量不献血就不给患者输血,这样的情

    2025-06-05 08:46:00
  • 破百!花都人医“人工心肺”为生命续航

    近期,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临床应用累计突破100例!作为广州北部地区最早开展ECMO技术、应用例数最多且成功率最高的区级医院,近两个月以来,院ECMO团队成功救治了3名重症患者,展现了团队在ECMO技术领域的硬核实力与救治水平。“罢工”心脏按下“重启键”ECMO,被称为“

    2025-05-24 15:16:00
  • 这个“男性专属癌症”,为何确诊时多是晚期?

    前列腺癌作为全球男性第二大高发癌症,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公众认知严重不足,正严重威胁全球男性的健康。“前列腺癌是好发于老年男性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予以规范化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是十分可观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古迪表示,由于目前公众对于前列腺癌的认知度

    2025-05-22 15:46:00
  • “志愿服务传爱心,科普义诊护健康”——山一大一附院护理科普、专科义诊活动举行

    为庆祝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以下简称“山一大一附院”)建院65周年暨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响应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同襄行,智启健康路——自我管理 守护健康”全国护理科普活动周号召,5月9日上午,山一大一附院护理部组织以“志愿服务传爱心,科普义诊护健康”为主题的护理科普、专科

    2025-05-09 1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