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百科 手机版
时间 贷款 费用 公司 车辆 企业 银行 万元 自己的 可能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电子邮件属于什么证据

电子邮件属于 电子数据证据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电子邮件作为电子数据的一种,在满足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的条件下,可以作为证据在法庭上使用。

电子邮件作为电子数据,具有以下特点:

合法性:

电子邮件必须符合证据的法定形式,属于法定证据种类,并且取证程序要合法,包括出具证据的主体是否适格,取证过程是否合法等。

真实性:

电子邮件内容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是伪造或篡改的。在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将导出的邮件放在软盘中提交人民法院,经对方质证后无异议的,可打印出来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后附卷。如对方有异议,应由人民法院按现场勘验的方法取证,现场勘验的笔录应由双方当事人当场签字。

关联性:

电子邮件的内容必须与案件有关联,能够证明案件的事实或事实的一部分。

在具体案件中,电子邮件证据的适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包括证据的收集、保存、鉴定和质证等环节。法院会根据电子邮件的具体内容、来源和取证过程,综合评估其证据效力。

相关文章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谨防新型电信诈骗

    近期,多名在日中国公民遭遇电信诈骗,损失高达数百万元。“五一”假期将至,驻日本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特别是游客、留学生提高防范意识,特别关注以下情况,谨防上当受骗。一、国内政府部门、外交部领事保护热线(12308)和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中国同胞涉嫌犯罪或有重要文件包裹待取,不会将电话转接至“

    2025-05-01 11:33:00
  • 守护平安|头营派出所:妥善化解地界纠纷除隐患促和谐

    【来源:平安原州】今年以来,原州区公安分局头营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反应强烈的难点、痛点问题,强化矛盾风险隐患源头治理,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悉心化解促和谐01头营镇某村村民马某甲因宅基地边

    2025-04-10 21:18:00
  • 师带徒传承执法技艺 老带新锻造过硬队伍

    为加强新进执法人员培养,发挥业务骨干示范引领作用,近期,龙岩高速执法支队扎实推进“师带徒”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执法技能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新进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导师团队“传帮带”,精准培训促成长。通过“跟班学习+专项培训”双轨模式,为新执法员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在实际执法场景中,导师“手把手”指导巡查安检

    2025-03-18 14:23:00
  • “两年被家暴16次”案当事人遭网暴!警方已立案

    3月14日,记者从“两年被家暴16次”案当事人谢女士处获悉,其被家暴案在网络平台曝光后,遭受个别博主的网暴诽谤。她向警方报案后,现警方已立案。据此前报道,四川成都的谢女士结婚两年内,她被丈夫贺某阳家暴16次。公安机关对贺某阳刑事拘留后,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向成都武侯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2024年12月

    2025-03-16 23:46:00
  • 检察建议在多少日内

    检察建议的回复期限主要依据《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第五十四条,被建议单位应当自收到检察建议之日起 两个月内作出相应处理,并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同时,《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

    2025-01-19 06:23:05
  • 法院调解书多久送达

    法院调解书的送达时间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大致可以确定在 7天至15天之间。具体送达时间主要取决于法院的工作效率和实际情况。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判决结果的概述: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2025-01-18 08:01:34
  • 缓刑期满多久能出境

    缓刑期满后,当事人可以出境,但需要满足一些条件:缓刑考验期满:缓刑期结束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此时,当事人已经执行完刑罚,可以出国。获得批准:虽然缓刑期结束后可以出国,但需要向监管矫正机构(如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司法所)提出申请,并由司法所上报司法局审查决定是否同意。有些国家

    2025-01-18 07:04:34
  • 什么情况算逃逸多久

    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只要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现场,或者虽然没有逃离现场,但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离开,均构成肇事逃逸。具体来说,以下情形均可被认定为肇事逃逸:1. 当事人明知交通事故已经发生,却驾车或者弃车逃离事故现场。2. 当事人主观上认为自身对于该事故并无责任

    2025-01-18 07:03:35